拼音:qīn ráo
注音:ㄑㄧㄣ ㄖㄠˊ
繁体:
详细解释
侵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侵指侵犯、入侵,桡指他人的领土或财产。侵桡的基本含义是指用武力侵略他人的领土或财产。这个成语强调了强者对弱者的侵犯和剥夺。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讽刺或批评那些以武力侵略他人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国际关系中的侵略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对他人财产的侵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欺负弱小的人。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与侵桡有关。汉朝初年,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刘邦战胜项羽后,项羽被困在垓下,刘邦带领大军围攻。项羽的部下告诉他,刘邦的军队正在侵占他们的领土,而项羽却无能为力。项羽悲愤交加,感叹道:“天下者,天下也,桡者,大家也,侵者,侵略也。”从此,侵桡成为用来形容侵略行为的成语。
例句
1. 这个国家曾经侵桡了邻国的领土。2. 他不顾他人的利益,一心想要侵桡别人的财产。
记忆技巧
可以将侵桡与侵略的发音相联想。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用手拿着一根桡,表示他正要侵占别人的财产。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有关侵略和侵犯的成语,如侵略、侵袭、入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不应该侵桡别人的玩具。2. 初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国家曾经侵桡过其他国家的领土。3. 高中生:我们应该警惕任何可能侵桡我们权益的行为。4. 大学生:这个国家的军队曾经侵桡了邻国的领土,引发了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