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精神家暴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精神家暴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区别于肢体暴力、性暴力的另一种家庭暴力,又称“冷暴力”,它因其隐蔽性和不可捉摸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然而,据有关部门统计,精神暴力在3种家庭暴力中发生频率逐年上升,有的地区已占到70%以上,明显位于3种家庭暴力的首位。而且,如果发生这种暴力,即使闹上法庭,法官因缺少证据也难以认定谁对谁错。

详细解释


 相关新闻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1月6日报道,法国政府日前引入一项新的法案,规定如果夫妻或同居伴侣在争吵过程中辱骂对方,那么此举将被添加到他(她)的犯罪记录中。一旦该法案获得通过,法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禁止“精神家暴”的国家。

据悉,这项法律同时适用于已婚夫妇和未婚同居的伴侣,而且男女平等。

适用范围

该法律将涵盖任何形式的侮辱,包括对伴侣外貌的无礼取笑、有关不忠行为的虚假指控和威胁使用肢体暴力等。不论是冲着妻子大喊大叫,还是用语言侮辱丈夫,都属于这项法律的管辖范畴。至于唠叨,目前还尚未界定是否也算违法。

处罚形式

对于初犯者,警方将提出警告;但如果屡教不改,将面临罚款、遏制令甚至监禁。

社会评论

然而,这项新法案却引来不少质疑。有批评人士指出,这项措施不过是用来敷衍女权主义者的,根本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很多人认为,“精神家暴”是不可能评估的。心理学家吉罗说:“发生口角的夫妻往往都会指责是对方的错误。”社会学家博内也说:“照这么做,那下一步就该将野蛮无礼界定为刑事犯罪了,那时警方和法院就会整天缠身于处理数不清的纠纷了。”

对此,宣布该法案的法国总理菲永却表示:“制定这项法律有助于我们应对那些隐性危害,它虽不留痕,但往往造成受害人严重的心理创伤。”另据菲永的一名发言人称,这项法案得到政府的支持,而且将在6个月之内付诸实施。

据悉,法国每周就有大约3名妇女死于伴侣或前伴侣的家庭暴力。法国政府表示,如果当局能处理精神暴力,就可预防或减少肢体暴力。

基本含义
指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言语或行为上的恶意攻击、控制、威胁等,对其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和压迫。
详细解释
精神家暴是指在家庭、婚姻关系中,一方通过言语上的恶意攻击、威胁、控制等手段,对另一方进行精神上的伤害和压迫。这种行为可能包括侮辱、嘲笑、恐吓、监视、限制自由、批评、虐待等,使被害人在家庭中感到恐惧、无助和压抑,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使用场景
精神家暴通常发生在家庭、婚姻关系中,特别是在配偶、父母与子女之间。这种行为可能长期存在,给被害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伤害。在社会上,精神家暴也是一种不可接受的行为,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故事起源
精神家暴一词起源于对家庭暴力的拓展理解,强调了家庭暴力不仅仅体现在肉体上的伤害,还包括对个体精神上的伤害和压迫。这个词语的提出,让人们更加关注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心理影响。
成语结构
精神家暴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其中“精神”表示心理上的,与心灵、思想相关,“家暴”则指家庭暴力。
例句
1. 她的丈夫经常用侮辱和威胁的话语对待她,这是一种精神家暴。2. 在家庭中,父亲对孩子进行精神家暴的行为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精神家暴”与家庭关系、言语攻击、心理伤害等联想在一起来记忆该成语。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家庭暴力、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防范精神家暴的发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说过精神家暴,就是有些爸爸妈妈对孩子说难听的话,让孩子很伤心。2. 初中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经常被同学们取笑,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精神家暴。3. 高中生:我在心理课上学到了精神家暴的概念,这让我更加关注家庭关系的健康与和谐。4. 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尊重和平等的家庭关系,杜绝精神家暴这种恶劣行为的发生。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