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违旷

拼音:wéi kuàng

注音:ㄨㄟˊ ㄎ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疏远;阔别。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施于为己,可以持循;必也当官,覬无违旷。” 明 张居正 《再乞守制疏》:“然及其未殯,凭棺一慟,身负簣土,加於邱壠之上,犹得少逭其违旷之咎,以慰冥漠之魂。” 清 潘陆 《七夕》诗:“而我怀佳人,万里空相望。违旷逾一纪,大义迫中肠。”

基本含义
指违背时令,不按时节行事。
详细解释
违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违”和“旷”。违指违背、违反,旷指空闲、荒废。违旷的基本含义是指违背时令,不按时节行事。它形容人不守时,不遵守规定,不按照既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行事。
使用场景
违旷多用于批评、指责他人不守时、不守纪律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迟到、旷课、逃学等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工作中不按时完成任务、无所事事的状态。
故事起源
违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篇中。故事讲述了庄子的学生齐物子因为不按时出现在庄子的门前,被庄子责问道:“你为什么违反时令,不按时节来见我?”庄子借此教导齐物子要守时,不要违背时令。
成语结构
违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经常违旷上课,老师对他很失望。2. 这个员工工作态度不端正,经常违旷工作时间。3. 学生们应该守时上学,不要违旷课堂。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违背”、“不守时”等概念进行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不按时行事,违背时令,荒废时间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违旷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时间、守时相关的成语,如“守时”、“迟到”、“准时”等,可以帮助加深对违旷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违旷上学的同学,他经常迟到。2. 初中生:有些同学经常违旷上课,老师常常批评他们。3. 高中生:考试前不能违旷复习时间,要保证充足的准备。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