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曲锣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qǔ luó

曲锣 - 概述

斗锣(又称撑锣、战锣),主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用于潮州大锣鼓、潮阳笛套大锣鼓、和潮剧伴奏。锣面直径38、锣边高6.5厘米,用长约22厘米的长方形木槌敲击。演奏时,左手抓锣边,右手执棰敲击,不敲锣中,而敲锣边,因锣的最佳发音部不设在锣中央,而设在锣边。

在潮州大锣鼓和潮阳笛套大锣鼓中,每班锣鼓队可用至八面斗锣。没有固定音高,但同时使用的数面锣,其音高要一致。

曲锣 - 结构

锣由锣体、锣绳、锣槌三部分组成。锣体铜制,因用“响铜”制成,故也有“响器”之称。结构较简单,锣体呈一圆盘形,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用锣槌敲击中央部分振动发音。一般中央部分发亮,称为脐、光或堂,是发音的主要部分,脐的大小、厚薄与锣的面积比例,决定着音调的高低,这些都构成了锣的主要特征。锣脐与锣边之间称为锣面、“二位”或“内、外八字”,一般在锣边一侧钻有一个锣孔,以穿系锣绳,便于提携或悬挂锣架。锣槌以前为一般的潮州大鼓鼓槌,后来发展有黑木制或红木制的圆体、方体黑色木槌,为曲锣专用。

曲锣 - 历史

锣,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音响洪亮,各具 特色,流行于全国各地。远在春秋时期,我国西南的百濮人和江南的百越人,就以金属冶炼而著称。锣是古代濮族人民和壮族先民骆越部族最早使用的乐器之一。云南是我国古代铜鼓的发祥地,在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铜鼓中,有的鼓面正中受击处呈半球形隆起,和现今的十分相像,这是一种原始形制的锣,锣面上有舞蹈图,边沿有一铜环。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也保存着许多骆越人集合鸣锣的珍贵形象资料。1978年,从广西贵县(秦汉时称布山县)罗泊 湾一号 墓,还曾出土了一面西汉初期的百越铜锣,该锣近圆形,锣面横径32.1厘米 、纵径33.4厘米,锣脐直径22厘米,锣边铸有拱线纹一道,拱弦上系了三个等距的活环,锣面上刻铭文“布”字。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铜锣实物。可见,锣在 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秦汉以后,随着民族间的交往,铜锣逐渐向内地流传,公元6世纪前期方至中原,但见于记 载较晚。《旧唐书·音乐志》在“铜拔”条中有:“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西戌及南蛮。… …南蛮国大者圆数尺,……”这圆之数尺的“铜盘”,是锣见之于文字的最早记载。北宋陈?在《乐书》中提及铜锣在中原出现时说:“后魏自宣武以后,始好胡音。洎于迁都,…… 打沙锣。”时当公元515年之后,将敲击一种小锣称作打沙锣。古代,锣常用于礼仪和战争 ,曾称为“金”。故有“鸣锣开道”和“鸣金收兵”之说。到了宋代,锣在民间音乐形式“ 鼓板”中被应用。

元代,除各少数民族的迎赛神社常常鸣锣外,它还是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兰采和杂剧》中就有:“持着些……锣、板和鼓……”之句。在《元史·礼乐志》中开始载有云(即今之云锣),并记述了其形制和演奏方法,它除在宫廷宴乐使用外,也在民间流行,充分说明 当时锣的制造和演奏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元代以后,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为锣的运用开辟 了广阔的天地。明、清以来,各种形制的锣广泛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鼓吹乐、吹 打乐、锣鼓乐中。锣在昆曲伴奏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戏曲 歌舞中就用 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我国的大锣还西传欧洲,在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赛克开 始将大锣用于管弦乐作品中。在我国广大城乡,锣还曾是肩担贸易小贩和耍猴者沿街招揽生 意的工具,以锣的特有音调代替叫卖、称之为“唤头”。20世纪以来,锣已被各少数民族和 汉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参加各种乐队演奏。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