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督责

拼音:dū zé

注音:ㄉㄨ ㄗ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督察责罚;督促责备。《吕氏春秋·骄恣》:“故若 简子 者,能厚以理,督责於其臣矣。”《史记·李斯列传》:“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 司马贞 索隐:“察其罪,责之以刑罚也。”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二:“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五》:“不正其本,而躬行督责,天下岂信之哉?” 叶圣陶 《倪焕之》三:“学生做这些事,那样地勤奋,那样地自然,那样地不用督责,远超过对于其他作业。”

基本含义
指监督和责任,督责是指对人或事物进行监督并追究责任。
详细解释
督责是由“督”和“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督”表示监督、管理,“责”表示责任、责怪。督责一词强调了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并追究相应的责任。它表达了对事务的严格管理和对责任的追求,是一种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要求和约束。
使用场景
督责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管理者对下属的管理和监督,也可以用于描述对自己的自我监督。在工作场合中,可以用来形容领导对下属的管理和责任追究;在学习中,可以用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和学习成果的要求;在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监督和追求责任的态度。
故事起源
督责这个成语的起源有很多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关羽督责曹操的故事。相传在三国时期,关羽是刘备的大将,曹操是敌对势力的首领。一次,曹操派人送给关羽一匹马,关羽却发现这匹马有病,不适合骑乘。于是关羽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表达了自己不能接受这匹马的原因,并督责曹操应该更加慎重地选择礼物。这个故事表达了关羽对曹操的管理和责任追究,成为了督责这个成语的起源之一。
成语结构
督责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督”和名词“责”组成。其中,“督”作为动词,表示监督、管理的意思;“责”作为名词,表示责任、责怪的意思。
例句
1. 领导督责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2. 老师督责学生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3. 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督责,不允许自己有任何懈怠。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督责”与“监督和责任”这两个词语的首字母组合来记忆。同时,可以想象一个领导者严肃地监督和追究下属的责任,加深对“督责”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督责”相关的成语,如“督促”、“责任心”等。这些成语都与管理、责任和监督等概念有关,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督责我们要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班主任经常督责我们要保持课堂纪律。3. 高中生:老师督责我们要努力学习,为高考做好准备。4. 大学生:导师督责我们要按时完成科研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