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吮疮

拼音:shǔn chuāng

注音:ㄕㄨㄣˇ ㄔㄨㄤ

繁体:

基本解释

(1).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将帅体恤士卒。 唐 刘长卿 《从军行》之六:“谁为吮疮者?此事今人薄。”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含血吮疮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参见“ 吮卒 ”。
(2).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卑幼者侍尊长之疾。《新唐书·孝友传·支叔才》:“母病痈, 叔才 吮疮注药。”亦作“ 吮疽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吮疽含血,此乃臣子当为之事。”

基本含义
指人不思悔改,反而继续从事错误的行为。
详细解释
吮疮的意思是指舔舐伤口。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犯了错误后不思悔改,反而继续从事错误的行为,就像一个人在舔舐自己的伤口一样。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的错误行为像是一种伤口,而这个人却不愿意停止或改正自己的错误。
使用场景
吮疮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犯了错误却不思悔改、继续犯错的人。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教育、工作、社交等,来形容那些不思悔改的人。
故事起源
吮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张敞列传》中。据说,张敞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因为犯了错误而被罚。然而,他并没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反而继续从事不当行为。后来,有人用“吮疮”来形容他,意思是他就像是一个人舔舐自己的伤口一样,不思悔改。
成语结构
吮疮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吮”和名词“疮”组成。动词“吮”表示舔舐,名词“疮”表示伤口。
例句
1. 他犯了错却毫不悔改,真是吮疮舔痛。2. 这个公司一再犯错,却不思悔改,简直就是吮疮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舔舐自己的伤口,但却不愿意停下来或改正错误。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不思悔改、不知悔改、执迷不悟”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改正错误、不思悔改的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一直欺负同学,不听老师的教育,就像吮疮一样。初中生:他明明知道自己的错误,却不愿意改正,真是吮疮舔痛。高中生:他一再犯错,却不思悔改,简直就是吮疮的行为。大学生:他明明知道自己的错误,却继续从事错误的行为,真是吮疮不悔。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