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扭捏

拼音:niǔ nie

注音:ㄋㄧㄨˇ ㄋㄧㄝ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形)本指走路时身体故意左右摇摆,今指举止言谈不大方。
[构成]
并列式:扭+捏
[例句]
言谈举止扭捏。(作谓语)

近义词

摇摆

英文翻译

1.be affectedly bashful

详细解释

◎ 扭捏 niǔnie
[mincing] 原指行走时身体故意扭动,后来指言谈举止不爽快、不大方
(1).生硬编造;牵强附会。 宋 朱熹 《学校贡举私议》:“择取经中可为题目之句,以意扭捏,妄作主张。”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一诗一词,都是些人间新近希奇事,扭捏来无詮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扭捏无端殊舛错,故将话本与重宣。”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汗青杀青》:“而或者曰:以火炙竹令汗,杀青写书,谓之汗青。説殊扭捏。”
(2).谓人工安排。 明 屠隆 《文具杂编·笔屏》:“有 大理 旧石,方不盈尺,儼状山高月小者,东山月上升者,万山春靄者,皆是天生,初非扭捏。”
(3).摇摆扭动。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珊瑚钩,芙蓉扣,扭捏的身子儿别样娇柔。”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扫茔遘侠》:“鶯声出尘,把身躯扭捏多娇韵。”《快心编三集》第十回:“形状固无足取,偏扭捏体态无双。”
(4).谓言谈、举止不自然;装腔作势。《西游记》第五九回:“ 大圣 收了金箍棒,整肃衣裳,扭捏作个斯文气象。”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这姑娘,在多么生人面前也没红过脸,扭捏过。”

基本含义
指态度犹豫不决,不敢或不愿意明确表态或行动。
详细解释
扭捏是由动词“扭”和动词“捏”组成的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态度或行动上的犹豫不决,不愿意或不敢明确表态或行动的样子。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出决策或表达意见时的犹豫不决或优柔寡断的态度。
使用场景
扭捏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时的犹豫不决,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表达意见或观点时的拖延不决。此外,扭捏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感情问题时的犹豫不决。
故事起源
关于扭捏这个成语的起源,没有明确的故事或传说。它是从汉代开始使用的,具体的起源已经无从考证。
成语结构
扭捏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动词“扭”和动词“捏”分别表示犹豫和不决。
例句
1. 他一直在扭捏不决,无法做出最终的决定。2. 她在面对感情问题时总是扭捏不定,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记忆技巧
记忆扭捏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扭”和“捏”这两个动词形象化,想象一个人在做出决策时左右摇摆,手指捏来捏去的样子。2. 将扭捏与犹豫不决的态度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做决定时反复扭动身体和手指的场景。
延伸学习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与扭捏相关的成语,可以学习以下成语:1. 拖泥带水:形容说话或行动拖延不决,不干脆利落。2. 犹豫不决:形容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定,无法做出决定。3. 优柔寡断:形容人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决,缺乏果断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选择游戏时总是扭捏不定,不知道该玩哪个。2. 初中生:他在面对考试时总是扭捏不决,不敢回答问题。3. 高中生:她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扭捏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做出决定。4. 大学生:他在面试时扭捏不决,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5. 成年人:我在面对工作机会时扭捏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接受了那个机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