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闪婚 -介绍
闪婚是闪电式结婚的简称。从认识到结婚时间相当短。有的只认识一天就结婚的大概不到3个月都算是闪婚。多发生在时下青年男女身上。
来历
闪婚是闪电式结婚的简称。青年男女闪电相识,爱情速配,已成为一种时尚。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快餐式的爱情和婚姻的潮流,那些选择快餐式爱情和婚姻的群体被称为“闪婚族”,其成员主要是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闪婚”, 顾名思义是指快结快离的闪电式婚姻。从其形成的过程来看,“闪婚”指的是两人在短暂的相识后,未经过一定时间的交往和相互了解而确立婚姻关系的一种快速的婚姻形式。对于这些“闪婚族”而言,用最迅速的速度来完成从恋爱、产生爱情到结婚的漫长过程,按媒体的描述就是“他们几秒钟可以爱上一个人,几分钟就能谈完一场恋爱,数小时内可以决定终身大事,一周便能踏上红地毯。”这种都市情感快餐已在我国不少城市悄然登场,在当前中国有走向泛化的趋势。
类型分类
感情冲动型
经过几天甚至更短时间的接触,男女双方“感觉不错”,感情迅速升温,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情感与法律上的程序,携手走进了婚姻的神圣殿堂。表面上看,这似乎验证了那句名言“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而实际上是感情冲动盲目、对待婚姻态度不严肃、不慎重的表现。
心灵空虚型
或者因为感情受过创伤,或者由于有过婚姻失败的经历,一些人在心灵异常苦闷迷惘、感情无处寄托的时候,如果遇到合适的“疗伤”对象,必定会“一拍即合”,加入到“闪婚”的队伍中也就不奇怪了。为了满足暂时的感情需求,把婚姻当成了可以挥之即来的“止疼药”,不能不令人遗憾。
利益速配型
有专家认为,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人们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随之增加,为了谋求更加稳定富足的生活,为了改变现状、为了车、房和绿卡……这些都是造成婚姻速配的心理动因。
“闪婚”的类型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从人的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情与性的完美结合,是维持人类生存繁衍的基本手段,是保证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人文基础。需要人们要以慎重的态度加以对待,用全身心的投入和自觉接受社会与法律双重约束的实际行动来维系。
弊端后果
而“闪婚”,结婚容易相处难,缺乏感情基础、靠所谓“一见钟情”或利益结合而促成的婚姻,不但难以维持长久,还是对婚姻字眼的亵渎。
个性化的时代引领人们“跟着感觉走”的意识,可当婚姻也成为可以感觉、可以游戏、可以利益交换的工具之时——闪婚就“闪”出了赤裸裸的社会浮躁。
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自我意识膨胀,离婚手续简便,是促使闪婚一族队伍迅速地不断壮大的原因。
有人认为,爱情列车不是单轨的磁悬浮,需要婚配双方感性和理性的双轨发展。闪婚跨越恋爱阶段,双方没有感情基础,因而支点不稳,缺乏稳定性,伴随“闪婚”而来的将是“闪离”——闪电式离婚。而像江西农村那种闪电式非婚同居,留下的后遗症就更多。
专家评价
面对闪婚现象,不能一味否定。闪婚现象以前也曾出现过,那时是为达某种目的,如转移户口、单位分房等。而今的闪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青年的婚姻观。据最新统计,目前昆明市初婚年龄:男28岁,女25岁。这样的晚婚框架,让一些大龄青年(特别是忙于事业的)在婚姻上不愿陷入拉锯战。同时,结、离婚登记手续的简化,新人享有更大的隐私权和自主权,也给闪婚提供了很大方便。但由于彼此了解不够,闪婚确实有可能留下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相对提高等后患。虽不能武断地评判闪婚是好是坏,但也劝青年选择闪婚时更要头脑冷静。
闪婚导致“短高快”
社会学家郝麦收教授称,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对事业自顾不暇又经历几次恋爱未果的男女,他们不愿过多耽误工作和精力甚至浪费时间金钱。据统计,一见钟情的婚姻成功率仅10%。同时,闪婚也不符合婚姻的基本规律,爱是婚姻的基石,爱需要双方深入了解。闪婚会使这种足够的了解打折。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快餐式的爱情和婚姻会将婚姻家庭卷入缺乏理性的旋涡。闪婚已经导致“短高快”(认识时间短、激情高、离婚快)婚姻产生,这说明闪婚的支点不稳固。婚姻的成功和稳定,需要感性、理性双轨发展,爱情列车才能行驶得稳定持久。不能只凭激情和感觉开单轨的“磁悬浮”,所以劝男女青年别让闪婚闪着。
选择“闪婚”要冷静
吉林省社会学家郑沪生表示,闪婚不能一味否定。闪婚以前也曾出现过,那时是为达到某种目的,如转移户口、单位分房等。而今的闪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青年的婚姻观。同时,结、离婚登记手续的简化,新人享有更大的隐私权和自主权。但由于彼此了解不够,闪婚确实有可能留下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相对提高等后患。虽不能武断地评判闪婚是好是坏,但也劝青年选择闪婚时更要头脑冷静。
闪婚:是指男女双方认识不久便闪电般速度结婚,也算是以麦当劳 、肯德基为代表的快餐时代相匹配的快餐吧。便于与“青梅竹马”、“日久生情”等传统词语区别,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的网友表示身边有认识不久就结婚的“闪婚”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