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勒兵

拼音:lè bīng

注音:ㄌㄜˋ ㄅ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1).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 军鼓譟勒兵, 武安 屋瓦尽震。”《汉书·武帝纪》:“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餘里,威震 匈奴 。”《陈书·高祖纪》:“﹝ 高祖 ﹞於是勒兵鼓行而进。” 明 屠隆 《綵毫记·誓死不从》:“大王正宜戮力勤王,勒兵讨贼。”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十年二月, 杭州 沦没,将军 忠壮公 瑞昌 、副都统 果毅公 杰纯 勒兵死守,鏖战六日夜,卒復省垣。”
(2).犹陈兵。《汉书·隽不疑传》:“右将军勒兵闕下,以备非常。”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千百为羣,前后相继,吾又勒兵按甲,不听讨捕,若无恐惧,竝应安远。”《新唐书·越王系传》:“ 元振 以告 辅国 ,乃相与勒兵 凌霄门 ,迎太子,以难告。”

基本含义
指对军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以求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详细解释
勒兵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宣王勒兵。王曰:‘勒兵如何?’对曰:‘勒之以礼,使之有所锺也。’”勒兵的意思是指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使士兵能够遵守纪律、提高战斗力,以达到军队的目标。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比喻对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以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使用场景
勒兵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对团队、组织或个人进行严格管理和培训的情况。例如,在工作中,领导可以勒兵来要求团队成员按时完成任务,并且通过培训和提升来提高团队的综合能力。
故事起源
勒兵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古代君主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会对士兵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纪律和能力。这个成语通过比喻,也可以用于描述对人进行管理和培训的情况。
成语结构
勒兵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勒”是动词,表示对军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训练;“兵”是宾语,表示军队。
例句
1. 领导通过勒兵,使得团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 学校对学生进行勒兵式的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勒兵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军队中的士兵受到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从而形成一个团结而有纪律的队伍。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以及军队管理和训练的方法。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军事相关的成语,例如“严阵以待”、“百战百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通过勒兵,使得我们的课堂纪律更好了。2. 初中生:我们班主任通过勒兵,帮助我们提高了学习成绩。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进行勒兵式的管理,以帮助我们备战高考。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们需要自己勒兵,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