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骄逸

拼音:jiāo yì

注音:ㄐㄧㄠ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骄佚 ”。1.骄纵放肆。《国语·周语中》:“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於是乎致武。”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 延 ( 阜陵王 刘延 )奢泰骄佚,待下严刻。” 明 刘基 《悲杭城》诗:“割膻进酒皆俊郎,呵叱闲人气骄逸。” 清 朱彝尊 《瓦井》诗:“当时崇国师,此辈尽骄佚。”
(2).骄奢安逸。《左传·成公六年》:“国饶则民骄佚。”《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子孙骄逸,忘其先祖之艰难。”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豪士》:“每见其饮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饌必以炭炊,往往不愜其意。此乃骄逸成性。” 清 梅曾亮 《黄个园传》:“六十年丰豫之后,商人皆席富厚,乐骄逸,恢调舞歌。”《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教子须知有义方,养成骄佚必生殃。”

基本含义
形容态度高傲自负,举止优雅,不卑不亢。
详细解释
骄逸一词由“骄”和“逸”两个字组成。其中,“骄”表示高傲自负,自视甚高;“逸”表示优雅、舒适。骄逸形容一个人既有高傲自负的态度,又有优雅舒适的举止。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举止高雅自信,不卑不亢。
使用场景
骄逸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仪态、姿态和气质。在正式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举止严谨、优雅,表现出自信和高贵。同时,骄逸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外表或特点,如形容艺术品的造型精美、独特,或者形容自然景观的美丽壮丽。
故事起源
关于骄逸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可以从其组成的两个字的含义中推测而来。骄逸这个成语的意义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儒家思想中的“君子风度”有关,强调高雅、自信和不凡的品质。
成语结构
骄逸属于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她的举止骄逸,像一位出尘的仙子。2. 这幅画的线条流畅而骄逸,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风格。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高傲地站立,举止优雅,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就像骄逸这个成语所描述的那样。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骄逸相近的成语,如“高傲自大”、“优雅自信”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举止骄逸,总是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2. 初中生:他的书法作品线条流畅而骄逸,展现了他的独特才华。3. 高中生:她的舞蹈动作骄逸优雅,每一次表演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这幅画的画风骄逸大气,展示了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5. 成年人:他的仪表骄逸,让人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