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科籍

拼音:kē jí

注音:ㄎㄜ ㄐ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登科录之类。 明 李东阳 《送乔生宇归乐平》诗:“我友中书君,十年抗师席。当时门下士,往往继科籍。”
(2).指 明 清 时代六科给事中官署中的簿册档案。《明史·职官志三》:“凡日朝,六科轮一人立殿左右,珥笔记旨。凡题奏,日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阁,备编纂。”

基本含义
科举录取的官员名册
详细解释
科籍是指科举制度中录取的官员名册。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录取的官员名单被记录在科籍中。科籍代表了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使用场景
科籍一词常用于描述官员的身份和地位,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的专长和造诣。
故事起源
科籍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官员行列,其名字被记录在科籍中。
成语结构
科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科”和“籍”。
例句
1. 他通过高考进入了清华大学,成为了科籍之才。2. 这位官员的科籍堪称一时之选。
记忆技巧
可以将“科籍”这个成语与科举制度和官员身份联系起来,通过了解科举制度的背景和科籍的含义,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他与官员身份和地位相关的成语,可以进一步拓展对“科籍”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幼儿园:老师说小明是我们班的科籍之才,他会画画、唱歌、跳舞。小学生:我妈妈是一名科籍之才的医生,她每天都在医院帮助病人。初中生:这位老师是一名科籍之才的教育家,他对学生的教育非常有经验。高中生:他通过高考进入了清华大学,成为了科籍之才。大学生:这位教授是一位科籍之才的学者,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很高的造诣。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