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山东20万人强行试药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8日,有人在网上发帖称,山东临朐县20万干部群众正在服用一些不知名的药品,怀疑这20万人被强行做用药试验。9日,该县胃癌防治所所长刘卫东告诉记者,那是免费开展胃病预防活动,在项目开展前,“每人都签了知情同意书,并按下了手印。”

网曝:20万人被要求试药

“山东省临朐县居民被强行试验药品。”有网友爆料称,山东省临朐县若干机关干部和村民正在服用当地卫生局免费发放的一些不知名药品,说是能治胃病防胃癌,许多人感到疑惑,“没有病的人为什么还服用该药品?”

网帖称,窦家村约有80人正在服用免费发放的药品,在服药前,政府对25岁—55岁的村民做了呼气检测,并抽了血,“抽血干什么不知道,药名不知道,服药需10天,中间不许停下,服药期间不许喝酒,可能会有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

这位网友还称,这个活动将在临朐县20万人中开展,政府将这20万人、共500个自然村分为两组,一组250个村约10万人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另一组250个村约10万人接受安慰剂对照。治疗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四环素、甲硝唑和铋制剂,共服用10天。这个项目有试验经费,但都被卫生局扣压。

回应:药已通过临床试验

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临朐县是全国胃癌高发区,该县40岁以上居民里,95%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病。那么,临朐县是否真的对20万居民强行进行药品实验?临朐县胃癌防治所所长刘卫东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免费的胃病防治项目:“这里胃病这么厉害,我们搞免费项目,好多人都欢迎。”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主因。据介绍,2010年6月,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游伟程教授牵头负责,北京肿瘤医院与国际消化道肿瘤联盟、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共同合作,在临朐启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胃癌大规模人群干预项目”。

据了解,2011年3月16日,临朐县政府办发文,要集中两三年时间,免费对全县20万年龄在25岁-54岁的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和服药治疗。检测、服药工作结束后,对目标人群随访观察5-10年。随后,防治项目开始实施。

据介绍,项目流程为:项目实施前在村里宣传,组织25岁-54岁居民参加,发放受检通知书、知情同意书,约定检查时间,签订知情同意书;现场登记、扫描身份证或照相、现场采血5毫升,剔除不符合条件者;进行问卷调查、呼气检查和实验室气体分析;Hp感染阳性者接受10天四联抗生素治疗;治疗完成45天后再进行呼气检查以判断治疗效果;经抗Hp治疗者及感染阴性者均随访5-10年以观察胃病、胃癌发生情况。

刘卫东介绍,现在这个项目已由国家科技部、卫生部立项。接受防治的村民,都要服用奥美拉唑、四环素、甲硝唑和铋制剂,这些药早已通过临床试验,根本无需再找人当“小白鼠”。

“也有人不愿意接受治疗。”刘卫东表示,接受治疗必须签字同意,所以不愿意的就不治,不存在强迫。

基本含义
指大规模的人体试验或医学实验,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验证和伦理审查。
详细解释
该成语源自中国山东省近年来发生的一起事件,当地政府在没有经过充分科学验证和伦理审查的情况下,强制将20万人作为试验对象进行药物实验。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批评,因此该成语被用来形容类似的不负责任和不合理的人体试验行为。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讨论医学伦理问题、科研道德等领域,用以批评和警示不负责任的实验行为。
故事起源
该成语起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没有特定的传说或故事与之相关。
成语结构
该成语由山东和20万人组成。
例句
1. 这种人体试验完全没有经过科学验证和伦理审查,简直是山东20万人强行试药。2. 科学研究应当遵循严格的伦理规范,而不是像山东20万人强行试药那样不负责任。
记忆技巧
可以将该成语与山东省的事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印象。此外,可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以帮助理解和运用。
延伸学习
进一步了解医学伦理、科研道德等相关知识,以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山东20万人强行试药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2. 初中生:我们应该反对山东20万人强行试药这种违反伦理的行为。3. 高中生:山东20万人强行试药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和批评。4. 大学生:科研人员应当遵循科学道德,而不是像山东20万人强行试药那样不负责任地进行实验。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