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一介之使

拼音:yī jiè zhī shǐ

注音:ㄧ ㄐㄧㄝ ˋ ㄓㄧ ㄕ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一个使者。《战国策·秦策五》:“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 秦 彊而 赵 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 赵 , 赵 立奉璧来。”《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僕一介之使,衔命之人。” 宋 苏轼 《策略二》:“今者二虏,不折一矢,不遗一鏃,走一介之使,驱数乘之传。”

基本含义
指一个身份低微、能力有限的人被派遣或任命担任重要职务,形容他人不称职或不称心。
详细解释
一介之使是由“一介”和“之使”两个词组成。其中,“一介”意为一个平凡的人,指身份低微、能力有限的人;“之使”意为被派遣或任命担任特定职务。成语整体的意思是指一个平凡的人被派遣或任命担任重要职务,暗示其不称职或不称心。
使用场景
一介之使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被任命到高职位或重要岗位上,但能力或经验不足的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政治、职场、教育等各个领域中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
关于一介之使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与古代官场有关。在古代,官员的选拔往往是通过考试和举荐来决定的。然而,有时候一些平凡的人却被任命到高职位上,而他们的能力和经验并不足以胜任这个职务,因此人们就用一介之使来形容这种情况。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一介之使”组成。
例句
1. 这个领导虽然是一介之使,却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2. 这位一介之使的教师居然被提拔为学校校长。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将“一介”理解为一个平凡的人,而“之使”理解为被派遣或任命,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同时,可以想象一个平凡的人被派遣到一个重要的职务上,但却无法胜任,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贬义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官场、职场相关的成语,如“官官相护”、“拍马屁”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是一介之使,但他努力工作,最终成为了班级的班长。2. 初中生:这位领导明明是一介之使,却被提拔为了校长,大家都感到很不满。3. 高中生:这位一介之使的教师居然被任命为学校的校长,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