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稗政

拼音:bài zhèng

注音:ㄅㄞˋ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不良的政治措施。《明史·流贼传序》:“虽以 武 之童昏,亟行稗政,中官倖夫,浊乱左右,而本根尚未尽拨,宰辅亦多老成。”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二章:“为今之计,只须把尚未释放的绅士,礼遣回家,把民怨甚深的官吏,严办几个,而后裁减一些捐税,(他举了一个例,如在 成都 每月发行一次的签捐彩票。)革除一些稗政,(他也举了一个例,如在 成都 开设的戏园和集中娼妓的 新化街 。)则民心自安,民情自定。”

基本含义
指乱政、腐败的政治现象。
详细解释
稗政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稗”指稗子,是一种杂草,常常比喻坏人、败类;“政”指政治,指政府的行政管理。稗政的含义是指政府腐败、腐化,管理不善的政治现象。
使用场景
稗政一词常用于批评政府腐败、官场陋习等不良政治现象。可以用于新闻报道、社会评论、演讲等场合。
故事起源
稗政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杨震传》中,原文为“稗子之政”。相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政府腐败不堪,人民生活困苦。杨震是当时的一位忠良官员,他在上书皇帝时用了“稗子之政”一词来形容当时的政治现象,以表达他对政府腐败的不满之情。
成语结构
稗政的成语结构为“稗+政”。
例句
1. 这个国家的稗政已经严重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2. 反腐败运动的目的是根除稗政现象,为人民谋福祉。
记忆技巧
可以将“稗政”看作是“坏草政府”的意思,通过联想“坏草”来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场风气等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稗政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国家没有稗政,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2. 初中生:稗政是社会的毒瘤,我们要努力为改变社会而奋斗。3. 高中生:稗政是国家发展的绊脚石,我们应该关注社会问题,为改变现状而努力。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