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得民

拼音:de mín

注音:˙ㄉㄜ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得民心。《易·屯》:“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孔颖达 疏:“屯难之世,民思其主之时,既能以贵下贱,所以大得民心也。”《国语·周语中》:“辠不由 晋 , 晋 得其民。” 韦昭 注:“得民,得民心也。”

基本含义
得到民心,赢得人民的支持和爱戴。
详细解释
得民是一个由动词“得”和名词“民”组成的成语,意为“得到民心,赢得人民的支持和爱戴”。它强调通过正确的行为和领导能力来赢得人民的支持和尊重。
使用场景
得民一词常用于描述领导者或政治家在治理过程中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领导者通过公正、明智和负责任的行为,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故事起源
得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圣人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倡道德和仁爱,并倡导君主应该以民为本。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民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一个领导者通过正确的行为和政策来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成语结构
动词 + 名词
例句
1. 领导者应该以民为本,努力得民。2. 他通过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赢得了民心。
记忆技巧
可以将“得民”这个成语与“得人心”类似的意思进行联想,通过正确的行为和领导能力来赢得人民的支持和爱戴。
延伸学习
了解孔子的思想和他对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进一步理解得民这个成语的意义和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得民,大家都喜欢她。2. 初中生:只有通过真诚的行动和努力,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成为一个得民的领导者。3. 高中生:政治家应该以民为本,通过正确的政策和行为来赢得人民的心。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全面了解“得民”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