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噎食病

拼音:yē shí bìng

注音:ㄧㄜ ㄕㄧˊ ㄅ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中医指食不下咽的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主治一·噎膈》:“人淋石:治噎食,俗名涩饭病,磨汁服。”《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教他生噎食病,把顙根轴子烂弔了。”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邹必显 ﹞为打油诗《黄鶯儿》,人多传之。后患噎食病,鬻棺自书一诗,以题其和。”

基本含义
指因吃东西过急或不慎而导致食物卡住喉咙,引起窒息的病症。
详细解释
噎食病是由喉咙食物堵塞引起的疾病,常常发生在吃东西不细嚼慢咽、急于进食或食物过硬等情况下。当食物卡在喉咙时,会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感,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在办事或处理问题时,因急于求成或不慎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也可用来警示人们对待事物要谨慎、细心。
故事起源
成语“噎食病”最早出现在《汉书·医药志》中。据说,西汉时期,有位名叫韩非的医生,他曾经治愈了很多患有噎食病的病人。他的医术高超,被称为“噎食病之神医”。后来,人们将他的名字与噎食病联系起来,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主体是“噎食病”,表示疾病的名称。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急于求成,结果犯了个噎食病。2. 这个项目需要细心处理,不要因为急于完成而犯了噎食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成语“噎食病”:1. 将“噎食病”分解为“噎”、“食”、“病”三个部分。2. 可以联想到吃东西的过程中,食物被卡在喉咙,引起窒息的情景。3. 可以通过绘画、造句等方式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噎食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吃饭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噎食病。2.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吃东西要细嚼慢咽,以免噎食病。3. 初中生:我妈妈经常提醒我,处理问题要沉着冷静,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犯了噎食病。4.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因为急于提高成绩而犯了噎食病。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