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骨笄

拼音:gǔ jī

注音:ㄍㄨˇ ㄐㄧ

繁体:

基本解释

兽骨制的簪子。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男女之际尚矣,嫁娶之服,未之以记。及 虞 夏 之后,盖表布内丝,骨笄象珥,封君夫人加锦尚褧而已。”《隋书·礼仪志六》:“御婉及士之妇人,弔服疑衰。疑衰同笄。九族已下皆骨笄。”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髽》:“始死,妇人将斩衰者,去笄而纚,将齐衰者,骨笄而纚。”

基本含义
形容极瘦骨如柴的样子。
详细解释
骨笄由“骨”和“笄”组成。“骨”指人体的骨骼,“笄”是古代女子二十岁时所戴的发饰。成语“骨笄”形容一个人非常瘦弱,骨瘦如柴,皮包骨头。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瘦,没有肉,只有骨头。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非常干瘪、贫乏。
故事起源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女子年轻时非常美丽,但她却非常贪婪,只注重自己的美貌,不关心别人的困苦。后来,她被一位仙人惩罚,变成了一个干瘦的骨骼女子。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传说而来的。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他病得太厉害了,瘦得像个骨笄。2. 这个地方太贫瘠了,连一棵树都没有,真是骨笄之地。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骨头上戴着发饰的形象,表示非常瘦弱。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瘦弱的成语,如“骨瘦如柴”、“皮包骨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病得太厉害了,瘦得像个骨笄。2. 初中生:这个地方太贫瘠了,连一棵树都没有,真是骨笄之地。3. 高中生:经过长时间的饥饿,他变得骨笄一样瘦弱。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