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指人因为内心的忧虑、烦恼而表现出焦虑、苦闷的样子。
详细解释
形容人内心忧虑、烦恼的情绪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外在形象表现出来。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压力时表现出焦虑、苦闷的样子。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在心情不好时表现出烦躁、郁闷的样子。
故事起源
《汉书·张苍传》中有一则故事,说张苍是汉朝时的一位官员,他任职时非常勤奋努力,但是他的一位亲戚却因为他的工作而被处罚。张苍因此感到非常愧疚和内疚,他的忧虑和烦恼表现在了他的面色上,因此有了“忧形于色”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忧形于色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忧形”表示忧虑的样子,“于”表示在,“色”表示面色。
例句
1. 他最近工作压力很大,每天都忧形于色。2. 考试前的几天,她整天都忧形于色,看起来非常紧张。
记忆技巧
可以将“忧形于色”拆分为“忧形”和“于色”,并与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因为忧虑而表现出焦虑的面容。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表达相关的成语,如“笑逐颜开”、“泪流满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前总是忧形于色,因为害怕考不好。2. 初中生:班级比赛快要开始了,队长忧形于色,因为我们队员有几个受伤了。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他整天都忧形于色,很难看到他笑容满面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