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麦钐

拼音:mài shān

注音:ㄇㄞˋ ㄕㄢ

繁体:

基本解释

农具。割麦刀。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四:“麦釤,芟麦刃也。《集韵》曰:‘釤,长镰也。’状如镰,长而颇直,比鏺薄而稍轻。所用斫而劖之,故曰釤。用如鏺,故亦曰鏺。其刃务在刚利,上下嵌繫绰柄之首,以芟麦也。比之刈穫,功过累倍。”

基本含义
指品行不端正,没有道德准则。
详细解释
麦钐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麦指的是麦子,而钐指的是砂砾。麦子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善良品质。而砂砾则是一种不值钱的杂质,代表着不端正的行为和品德败坏。因此,麦钐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品行不端正,没有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
麦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守道德规范、品行败坏的人。它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为了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他人利益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遇到不诚实、不正直的人时,可以使用麦钐来表达对其行为的批评和不满。
故事起源
麦钐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农民种了一片麦田,但他却偷偷地把砂砾掺进了麦子中。当麦子收割后,他发现麦子变得不值钱,因为砂砾使麦子的品质下降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诚实和不正直的行为最终会自食其果。
成语结构
麦钐这个成语是由两个字组成的,麦和钐。
例句
1. 这个商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真是个麦钐之徒。2. 他的品行麦钐,不值得我们信任。
记忆技巧
可以将麦钐这个成语与麦子和砂砾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麦田里偷偷掺入砂砾,使麦子变得不好吃不值钱,这样就能够记忆麦钐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道德和品行有关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假公济私”等,可以帮助拓展对道德准则和品德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不诚实,真是个麦钐之人。2. 初中生:这个学生为了考试作弊,真是太麦钐了。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贪污受贿,完全是个麦钐之徒。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人为了获利不择手段,真是太麦钐了。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