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脱鞲

拼音:tuō gōu

注音:ㄊㄨㄛ ㄍㄡ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脱韝”。本谓鹰脱离臂衣。多喻不受拘束。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今君得所附,势若脱韝鹰。” 清 孙枝蔚 《旅兴》诗:“昔如履冰狐,今如脱韝鹰。”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君辞瘴癘走挟輈,拂衣逝矣鹰脱鞲。”
见“ 脱韝 ”。

基本含义
指摘去牛的鞲,比喻解除束缚,摆脱困境。
详细解释
脱鞲一词源于古代农耕社会,牛是农民重要的劳动工具之一,它们通常会被套上鞲来牵引犁或车辆。脱鞲意味着解除了牛的束缚,使其得以自由行动。在这个成语中,脱鞲的意义被引申为解除束缚,摆脱困境,使人重新获得自由。
使用场景
脱鞲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团体摆脱困境,解除束缚,重新获得自由。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比如形容一个人从病痛中康复,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战胜困难,摆脱压迫。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故事起源
脱鞲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魏策一》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魏国将领田文的故事。相传田文曾被敌军围困,情况十分危急。然而,他却能保持冷静,指挥部下勇敢作战,最终成功突围。在这个故事中,田文成功摆脱了困境,获得了自由,被人们称为脱鞲之将。这个故事也成为了脱鞲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脱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形式上比较简洁。其中,“脱”是动词,意为解除;“鞲”是名词,指牛的鞲。
例句
1. 经过努力,他终于脱鞲了,摆脱了贫困的生活。2. 这个国家通过改革开放,成功脱鞲了,实现了经济的繁荣。3. 她在艰苦的学习中坚持不懈,终于脱鞲了,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成语脱鞲。可以想象一个被束缚的牛,它被解除了鞲,重新获得了自由,摆脱了困境。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脱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解脱、自由有关的成语,比如脱颖而出、解甲归田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你丰富汉语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终于考了满分,感觉像是脱鞲了!2. 初中生:经过努力,我终于成功脱鞲,摆脱了学习上的困境。3. 高中生:大学录取通知书终于到了,我脱鞲了,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了!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