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辞头

拼音:cí tóu

注音:ㄘㄧˊ ㄊ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1). 唐 宋 时代朝廷命官任职的谕旨。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八:“知制誥 王介甫 不识 康节 ,缴还辞头曰:‘使 邵某 常民,一试衔亦不可与;果贤者,不当止与试衔,宜召试,然后官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九:“ 治平 初, 王景彝 自御史中丞除枢密副使, 钱公辅 为知制誥,缴辞头。”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 文彦博 对曰:‘ 唐 给事中 袁高 不草 卢杞 制书,近年 富弼 亦曾封还辞头。’”
(2).话头,词儿。《老残游记》第一回:“依愚见看来,这等人恐怕不是办事的人,只是用几句文明的辞头骗几个钱用用罢了。”
(3).借口,说法。《老残游记》第十七回:“你想拔一个姐儿从良,总也得有个辞头。你也不承认,我也不承认,这话怎样説呢?”

基本含义
指言辞的开头或开端。
详细解释
辞头是指言辞的开头或开端,是表示开始的意思。在语言表达中,辞头起到引导、开启和铺垫的作用。辞头常常用于形容文章或演讲的开头部分,也可以用于形容事件、行动或事物的开始。
使用场景
辞头可以用于各种语言表达的场景中,包括写作、演讲、讲故事、开会等。在写作中,辞头可以帮助引起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演讲中,辞头可以帮助演讲者引起听众的注意,打开话题。在讲故事中,辞头可以帮助讲述者引领听众进入故事情节。在开会中,辞头可以帮助主持人开场,引导会议议程。
故事起源
辞头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中,原文是“不辞而启辞头”,意思是不辞就开口说话。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表示开始的意思。
成语结构
辞头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在演讲的辞头,他引用了一句名言,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2. 这篇文章的辞头很有吸引力,让人想要继续阅读下去。
记忆技巧
可以将“辞头”与“开始”联系起来,因为辞头表示言辞的开头或开端,所以可以通过将“辞头”与“开始”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辞和语言表达有关的成语,如“开篇大吉”、“言简意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开篇的辞头,吸引读者的注意。2. 初中生:在演讲比赛中,我选择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辞头,赢得了观众的喝彩。3. 高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要选取一个有力的辞头,让同学们对新学期充满期待。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