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修举

拼音:xiū jǔ

注音:ㄒㄧㄨ ㄐ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1).兴复;恢复。 宋 范仲淹 《奏乞两府兼判》:“至岁终,具礼乐有所损益,或废坠有所修举,画一进呈。”《明史·叶昇传》:“在镇六年,边备修举,外寇不敢犯。”
(2).推行。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书》:“某不肖,当朝廷选用才能、修举法度之时,不以罪废而蒙器使,此其幸固已多矣。”
(3).举办;举行。 明 张居正 《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今一应大典礼,俱已次第修举。”
(4).谓事务处理及时、得当。《旧唐书·李渤传》:“少府监 裴通 ,职事修举,合考上中。”

基本含义
修饰,美化。
详细解释
修举是一个由“修”和“举”组成的成语。其中,“修”指修饰、美化,“举”指举起、提出。修举的基本含义是通过修饰和美化来提升事物的形象和品质。
使用场景
修举多用于修辞或文学创作中,用来形容修饰事物,提升其形象和品质的行为。也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赞美和美化。
故事起源
修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故事讲述了屈原受贿被流放后,贾生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思念之情,特意将屈原的文章修饰得更加美丽动人,以此来表达对屈原的赞美和美化。因此,“修举”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成语结构
修举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修”是动词,表示修饰、美化的行为,“举”是宾语,表示被修饰的事物。
例句
1. 他用精心的装饰修举了这个房间,使其更加温馨舒适。2. 这篇文章的修辞手法非常巧妙,修举了整个故事的情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修饰一件物品,将其变得更加美丽动人的样子,从而形成“修举”的形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修举相关的其他成语,如“修饰”、“修辞”等,以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彩笔修举了我的画作,让它更加漂亮。2. 初中生:老师用细心的指导修举了我们的写作,让我们的作文更加出色。3. 高中生:这部电影通过精心的剪辑和音乐修举了故事的情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