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典理

拼音:diǎn lǐ

注音:ㄉㄧㄢˇ ㄌ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主持审理。《后汉书·鲍永传》:“但臣前在 汝南 ,典理 楚 事,繫者千餘人,恐未能尽当其罪。”

基本含义
指有法律、规章制度作为依据,有条理、有章法。
详细解释
典理是由“典章”和“理法”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典章”指的是法律、规章制度等;“理法”指的是有条理、有章法。典理意味着依法行事,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具备有条理、有章法的特点。
使用场景
典理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做事有条不紊,遵循法律、规章制度,并且有一定的组织架构和章法。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行政、管理、法律等领域的工作,也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做事方式有条不紊、有章法。
故事起源
典理这个成语的起源比较模糊,没有特定的故事或传说与之相关。它是根据汉语词汇的本义和用法形成的,用来形容有条理、有章法的行事方式。
成语结构
典理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工作总是典理有序,效率很高。2. 这个公司的管理非常典理,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规定。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典理”拆分成两个部分:“典”和“理”。其中,“典”可以联想到“典章”,代表法律、规章制度;“理”可以联想到“有条理、有章法”。通过将两个部分联想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1. 深入了解中国的法律、规章制度,了解典章的来历和作用。2. 学习管理学和组织学,了解如何建立有条理、有章法的工作方式。3. 阅读相关的法律、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扩展对典理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上课讲解典理,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遵守纪律。初中生:学校的行政管理很典理,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高中生:法律是社会典理的体现,它保护了每个人的权益。大学生:在职场上,要做到典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素质。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