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诫敕

拼音:jiè chì

注音:ㄐㄧㄝ ˋ ㄔ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诫勅 ”。1. 汉 代皇帝诏书的一种。《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辛未詔曰” 唐 李贤 注:“《汉制度》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诫敕……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詔敕某官”。’”
(2).告诫;嘱咐。《百喻经·二子分财喻》:“昔 摩罗国 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勅二子:‘我死之后,善分财物。’” 宋 王安石 《诫励诸道转运使经画财利宽恤民力制》:“此礼义庸耻之所兴,而二帝三王诫勑百工诸侯之所先,后世不可以忽者也。”

基本含义
警告、劝诫、告诫
详细解释
诫敕是指对他人进行严正的告诫、警告或劝诫,目的是让对方认识到错误或遵守规则。这个成语强调了警告的严肃性和决心。
使用场景
诫敕常用于正式场合或者在重要问题上向他人发出警告,用以表达态度坚决、不容忽视的意思。比如,可以用于向犯罪分子发出警告,也可以用于教育孩子时的严肃提醒。
故事起源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当时齐国有位名叫公孙喜的人,他在朝堂上有时会发表一些警告性的言论,以劝诫君主和朝廷。他的劝诫之词常常深入人心,被人们所称颂。后来,人们就用“诫敕”来形容发表警告性言论的行为。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动词“诫”表示警告、劝告,宾语“敕”表示对他人的告诫。
例句
1. 他向那个犯罪分子发出了一封诫敕信,警告他停止犯罪活动。2. 父亲用严肃的口气向孩子发出了一番诫敕,希望他能端正自己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将“诫敕”与“警告”这两个词进行联想,因为诫敕的意思就是警告、劝诫。可以在学习时多进行联想和复习,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1. 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警钟长鸣”、“警惕性”等,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2.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公孙喜的故事和他的劝诫之词,了解历史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老师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们要听话哦,不要乱跑,这是老师的诫敕。”2. 小学生:班主任对学生说:“同学们要好好学习,不要玩手机,这是老师的诫敕。”3. 中学生:老师对学生说:“高考即将来临,大家务必要努力备考,这是老师的诫敕。”4. 大学生:导员对学生说:“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在实验室开玩笑,这是导员的诫敕。”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