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徙放

拼音:xǐ fàng

注音:ㄒㄧˇ ㄈ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流放。《宋书·后废帝纪》:“ 元徽 元年春正月戊寅朔,改元,大赦天下……自元年以前貽罪徙放者,悉听还本。”

基本含义
指迁移、迁徙、放逐等意思。
详细解释
徙放是由动词“徙”和动词“放”组成的成语。动词“徙”表示迁移、迁徙,动词“放”表示放逐、逐出。徙放指的是迁移、迁徙或放逐等行为。
使用场景
徙放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或动物迁移、迁徙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被放逐、逐出的情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人们迁徙到新的城市或国家,或者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
故事起源
《史记·刘敬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徙放的故事。刘敬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因为他的才能威胁到当地官员的地位,于是被放逐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这个故事成为了徙放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徙放是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1. 这些鸟儿因为气候变化而徙放到了南方。2. 他因为犯了错被徙放到了另一个城市。
记忆技巧
可以将徙放的发音“xǐ fàng”与“喜放”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因为得到了好消息而高兴地放飞自己,就像鸟儿迁徙一样。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徙放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一些其他与迁徙、迁徙相关的成语,如“飘洋过海”、“南辕北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家乡有很多候鸟,每年冬天它们都会徙放到南方。初中生: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被徙放到偏远地方的人最终获得了成功。高中生:在历史上,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政治立场被徙放到其他地方。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