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莫拉菲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今年第六号热带风暴“莫拉菲”英文名Molave,来源于菲律宾,原意为菲律宾一种常用于制造家俬的硬木。今年第6号强热带风暴“莫拉菲”已于18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随后于早晨5时加强为台风。据中央气象台预告,18日白天到夜间,台湾海峡,广东东部沿海将有大暴雨,局部地区将有特大暴雨。

详细解释


 “莫拉菲”生成过程及走向

第6号热带风暴“莫拉菲”7月16日晚在菲律宾东部近海生成,17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强度继续加强,18日早晨将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尔后逐渐向福建南部到广东中部一带沿海靠近。

台风警报标准

消息

远离或尚未影响到预报责任区时,根据需要可以发布“消息”,报道编号热带气旋的情况,警报解除时也可用“消息”方式发布 ,“莫拉菲”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18日夜间到19日上午在广东惠来到台山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强度将迅速减弱。

警报

预计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临时发布警报

紧急警报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临时发布紧急警报

中央气象台09年7月18日台风橙色紧急警报今年第6号强热带风暴“莫拉菲”(MOLAVE)已于18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随后于早晨5时加强为台风。18日早晨5时其中心位于广东省惠东县东偏南方大约45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纬21.2度、东经119.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

预计,“莫拉菲”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18日夜间到19日上午在广东惠来到台山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强度将迅速减弱。

受“莫拉菲”及其外围云系的影响,18日白天到夜间,东海南部海面、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大部海面、台湾省及其沿海、福建沿海、广东沿海将有7-9级大风,“莫拉菲”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的风力可达10-12级,部分海域阵风可达13-14级;台湾南部、福建南部、广东中东部、江西南部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台湾西南部、福建东南部和广东东南部等地有大暴雨,广东东部沿海的部分地区有特大暴雨。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3.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等地质灾害。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轻浮、不严肃,缺乏责任感。
详细解释
莫拉菲是由汉语拼音“mò lā fēi”组成的成语,其中“莫”表示禁止、不可,而“拉菲”则是指轻浮、不严肃。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或事物轻浮、不严肃,缺乏责任感。
使用场景
莫拉菲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认真对待工作、不负责任或不严肃的人。在工作场所或学习环境中,当有人表现出轻浮、不认真的态度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他们要对待事物更加认真负责。
故事起源
关于莫拉菲成语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轻浮、不严肃的人。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的一些轻浮、不负责任的人有关,但具体的故事已经失传。
成语结构
莫拉菲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莫”是形容词,表示禁止、不可,而“拉菲”则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轻浮、不严肃。整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他对待工作总是莫拉菲,从不认真对待。2. 这个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因为他学习态度莫拉菲。
记忆技巧
要记忆莫拉菲这个成语,可以将“莫”理解为“不可”或“禁止”,而“拉菲”则可以联想到“拉风”的意思,表示轻浮、不严肃。可以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想在一起,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成语的最好方法是多读多用,通过阅读和使用成语来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可以在平时的交流中尝试使用莫拉菲这个成语,加强对其使用场景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总是写得很莫拉菲,从来不认真完成。2. 初中生:他对待学习总是莫拉菲,从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 高中生:他在考试前总是莫拉菲,不复习也不做题,结果成绩很差。4. 大学生:他对待实习总是莫拉菲,不重视工作经验的积累。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不能莫拉菲对待,应该认真负责。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