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往牍

拼音:wǎng dú

注音:ㄨㄤˇ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往牒。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或传诸往牘,或布在前司,或赞述盈耳,或寿宫虚置。”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远近好异之士,履满其门,或与稽往牘,或与晰奥理,酬答泉流,虽赡博者莫能难之。”

基本含义
指人们互相书信往来,也泛指书信往来。
详细解释
往牍是由“往”和“牍”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往,表示向着、去;牍,指写字的木板或纸张。往牍原指人们互相书信往来,后来泛指书信往来的意思。
使用场景
往牍常用于形容人们之间书信往来频繁,也可以用来形容交流沟通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书信,而可以是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
故事起源
往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二年》:“往牍既广。”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周公和各诸侯之间书信往来的广泛程度,后来被引申为成语。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固定结构。
例句
1. 他们俩常常往牍书信,保持着长久的友谊。2. 在现代社会,人们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进行往牍,交流更加方便快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往”表示去往某处,而“牍”则表示书信,结合起来形象地表达了书信往来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书信文化,以及现代信息交流的方式和工具。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朋友之间常常通过写信往牍,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困扰。2. 初中生: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通过邮件和社交平台进行往牍,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心情。3. 高中生:在申请大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写往牍给学校,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优势。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与导师之间经常往牍,讨论项目进展和问题解决方案。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