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防涝水稻 fáng lào shuǐ dào
“防涝水稻”指的是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防涝水稻基因。该水稻可正常生长高度约1米高,但是如果遭到洪水淹没,这种水稻可以快速作出反应,茎干能迅速长长数米多高,长出空心的“通气管”,让水稻在水中也不会“溺水而死”。这项研究成果意味着分子生物学家与植物种植者之间进行的一次完美合。
防涝水稻-发现
每年季节性的洪水泛滥几乎都要淹没全球1/4的稻田,由此造成的损失亦超过10亿美元。农民们曾试图通过有选择性地种植更抗涝的水稻品种来克服这一问题,然而他们通常只能获得有限的成功,因为淹没在水中的植物无法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在此前提下,它们很难利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营养物质。
而水稻在亚洲地区是非常重要的农作物,现在有个好消息——农民们可能不再需要担心雨季带来的严重水灾了。因为日本科学家在2009年8月发现了一种深水水稻基因,可以长出空心的“通气管”,让水稻在水中也不会“溺水而死”,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试图将这种基因导入到其他的高产水稻品种中。
防涝水稻-命名
日本研究人员在世界知名科学杂志《自然》期刊上发表了文章,表示已经发现了这种基因,并且将其命名为“通气管1号(SNORKEL 1)”和“通气管2号(SNORKEL 2)”,并在文中解释了这种基因是如何帮助调节水稻乙烯反应因素的信号,以触发水稻植株在遭遇涝灾时迅速生长的。此外,他们还将这种基因植入到其他非深水水稻(特别是高产水稻)中,希望能培植出优秀的抗涝水稻新品种。
通常来说,深水水稻正常生长高度约1米高,但是如果遭到洪水淹没,这种水稻可以快速作出反应,茎干能迅速长长数米多高。
防涝水稻-现状
这种尝试通过转基因培育杂交农作物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了。2003年以来,全世界的食品科学家和农学家们都在致力于各种各样的转基因新育种,早在200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遗传学家Pamela Ronald指出,农民们早就注意到,与其他植物相比,有些植物似乎能够更好地适应潮湿的环境,但是这些庄稼往往产量很低并且颗粒也不饱满。
Ronald同时表示,在没有摸清究竟是哪些基因在起作用的前提下培育此类作物是耗费时间且效率低下的。例如,一些研究人员曾试图将杂草的抗寒或耐热基因植入农作物,此外还提出培植抗旱、耐盐的转基因玉米。能将所有有利的基因都结合起来,制造出一种超级水稻,这也许将不再是梦想。
防涝水稻-作用
据BBC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新品种的水稻可以提高洪水易发地区(如亚洲和非洲)水稻的产量,在这些地方,多达40%的水稻作物都会遭到各种程度的洪水灾害影响。植入“通气管”基因的新品种水稻会具有更好的抗涝能力,一旦被洪水淹没,每天可以快速长高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