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弭耳

拼音:mǐ ěr

注音:ㄇㄧˇ ㄦˇ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帖耳。形容动物搏杀前敛抑之貌。亦指驯服、安顺貌。《六韬·发启》:“鷙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淮南子·人间训》:“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弭耳以待其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得而擒也。”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虎弭耳下山,随者骇惧。” 宋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一:“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形容虽似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待他弭耳受教,便好全他那片孝心,成这老头儿这番义举,也完我父子的一腔心事。”

基本含义
指用手捂住耳朵,不愿听到或回避听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
详细解释
弭耳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弭”和“耳”两个字组成。其中,“弭”意为停止、避免,表示不愿意或不愿听到;“耳”指耳朵,代表听觉。弭耳的基本含义是用手捂住耳朵,不愿意听到或回避听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
使用场景
弭耳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不愉快的消息或言论的回避或拒绝。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想听到的话题或听到不愉快的消息时,可以使用弭耳来形容自己的心理状态。
故事起源
关于弭耳成语的起源,目前尚无明确的故事或传说。然而,根据成语的构成和含义,可以推测它的起源与人们在古代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用手捂住耳朵避免听到有关消息有关。
成语结构
弭耳由两个汉字组成,属于四字成语的形式。
例句
1. 他听到了那个不愉快的消息,不禁弭耳不听。2. 面对批评,她选择了弭耳回避,不愿意听到别人的意见。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弭耳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捂住耳朵”的动作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用手捂住耳朵,表示不愿意听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听觉相关的成语,比如“聊以塞责”、“瞠目结舌”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没考好,所以我弭耳不听老师的评语。2. 初中生:班里有同学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我选择弭耳不听。3. 高中生:有人传播了不实的谣言,我决定弭耳不听,不去理会这些言论。4. 大学生:我对政治话题不感兴趣,所以我弭耳不听相关讨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