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文律

拼音:wén lǜ

注音:ㄨㄣˊ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文律 wénlǜ
(1) [temperament or rule of articles]∶文章的音律或法则
(2) [law]∶政令或法律

详细解释

(1).文章的音律。 晋 陆机 《文赋》:“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动摇文律,宫商有奔命之劳;沃荡词源,河海无息肩之地。” 宋 苏轼 《两欧阳许唱和以此句挑之》:“君家文律冠 西京 ,旋筑诗坛按酒兵。”
(2).写作规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文律运用,日新其业。”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两地书>序言》:“我们都未曾研究过‘尺牍精华’或‘书信作法’,只是信笔写来,大背文律,活该进文章病院的居多。”
(3).法令。《后汉书·方术传上论》:“以为力诈可以救沦敝,文律足以致寧平,智尽於猜察,道足於法令,虽济万世,其将与夷狄同也。”

基本含义
指文章的法度和规律,也指文章的格调和风格。
详细解释
文律是由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文章的法度和规律,包括文章的结构、章法、修辞等方面。文律要求文章要有条理、有章法、有层次,同时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使用场景
文律常用于讨论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用来评价文章的格调和风格是否符合文学的要求。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和修辞能力是否高超。
故事起源
文律一词最早出现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中,刘勰在书中详细论述了文学创作的法度和规律。他认为,一篇好的文章必须符合一定的结构和章法,同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才能达到艺术的效果。
成语结构
文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这篇文章的文律非常好,结构严谨,修辞手法运用恰到好处。2. 他的作品虽然内容丰富,但是文律不够严谨,需要进一步提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文律”拆分为“文”和“律”,将“文”与“文章”联系起来,将“律”与“法度”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刘勰的《文心雕龙》,了解更多关于文学创作的法度和规律。同时,可以学习修辞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修辞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写作要注意文律,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2. 初中生:我的作文虽然内容丰富,但是文律不够严谨,需要多加练习。3. 高中生:老师指导了我们一些写作技巧,让我们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文律来提升文章的质量。4. 大学生:在学术论文中,文律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加严谨和规范的结构和表达方式。5. 成人:作为一名作家,我一直追求写作中的文律,希望能够写出优秀的作品。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