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儆惕

拼音:jǐng tì

注音:ㄐㄧㄥˇ ㄊ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戒惧。《明史·沉溍传》:“帝尝以勋臣子弟多骫法,撰《大誥》二十二篇,諭天下武臣皆令诵习,使之儆惕。”
(2).指使戒惧。 郭沫若 《恢复·如火如荼的恐怖》诗:“我们的眼前一望都是白色,但我们是并不觉得恐怖。我们杀了一个要儆惕一百个,我们的恐怖是如火如荼。”

基本含义
警惕、戒备、小心谨慎
详细解释
儆惕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儆”意为警戒、警惕,第二个字“惕”意为戒备、小心谨慎。合在一起,儆惕表示人们应当保持警觉、谨慎行事,以防止危险的发生。
使用场景
儆惕常用于提醒人们在面临危险、困难或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警觉和小心谨慎。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儆惕都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例如,在旅行中,我们应该时刻儆惕盗贼的存在;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儆惕竞争对手的动向;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儆惕自己的漏洞和不足。
故事起源
关于儆惕的故事起源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比较有名的故事是关于孟子的。相传孟子曾经在一次旅途中路过一个农田,看到农民们都在田里忙碌,但有一个农民却在田埂上睡觉。孟子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努力工作,农民回答说他已经儆惕了,因为他认为只有在儆惕的时候才能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儆惕是一种重要的品质,能够帮助我们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
成语结构
儆惕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表示“警惕、戒备、小心谨慎”。
例句
1. 在陌生的环境中,我们应该时刻儆惕,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2. 老师提醒学生们要儆惕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陷阱题。3. 在外出旅行时,我们要儆惕自己的财物安全,不要随便暴露贵重物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儆惕与“警惕”、“戒备”这些近义词进行联想来记忆。同时,可以将儆惕与面对危险时小心谨慎的态度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形象,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除了儆惕之外,还有许多与警惕、小心谨慎相关的成语,如“戒备森严”、“严阵以待”等,可以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这些成语来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上学都要儆惕路上的车辆,不敢乱穿马路。2. 初中生:在网络上,我们要时刻儆惕不良信息的诱惑,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3. 高中生: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要儆惕时间的流逝,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4.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我们要儆惕招聘信息中的虚假广告,提高辨别能力。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儆惕”这个词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