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太真

拼音:tài zhēn

注音:ㄊㄞˋ ㄓㄣ

繁体:

基本解释

(1).原始混沌之气。《文选·傅毅<舞赋>》:“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 李善 注:“太真,太极真气也。”《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真剖割,通之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精专,是名阴阳。”
(2).仙女名。《云笈七籤》卷九八:“ 太真夫人 者, 王母 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 婉罗 ,字 勃遂 。”
(3). 唐 杨贵妃 号。《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 唐 罗隐 《牡丹》诗:“日晚更将何所似, 太真 无力凭栏干。”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鶯鶯 ﹞有倾国倾城之容, 西子 、 太真 之颜。” 明 杨珽 《龙膏记·邪萌》:“丰若有餘,柔若无骨,嘖嘖 太真 、 飞燕 ,旷世兼长。”
(4).道教称黄金为太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金》﹝释名﹞引 陶弘景 曰:“仙方名金为太真。”

基本含义
太过于真实或真诚,常常指过于天真无邪或过于直率无伪。
详细解释
太真一词由“太”和“真”组成。太意味着过度或超过正常程度,真表示真实或真诚。太真这个成语指的是一个人过于天真无邪或过于直率无伪,缺乏世故和机智。
使用场景
太真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世界和人们的行为过于单纯和天真,缺乏社会经验和世故。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缺乏深刻理解的人,也可以用来赞扬那些纯真善良、不做作的人。
故事起源
太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褒传》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王褒是一个过于直率和天真的人,他不善于应对世俗的权谋和圆滑的人际关系。因此,他在政治上遭到了失败和打击。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太真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太真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副词“太”和形容词“真”组成。
例句
1. 他太真了,总是相信别人的好意。2. 她的太真让她在商业上吃了不少亏。3. 这个孩子太真实了,从不说谎。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太真这个成语:1. 将“太真”这个成语与一个过于天真的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形象化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2. 将“太真”这个成语与其他含有“太”和“真”这两个字的成语进行对比,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太真相关的成语,例如“太岁头上动土”、“真知灼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真是太真了,总是相信别人的话。2. 小学生:我觉得小红太真了,她总是相信别人的承诺。3. 中学生:他的太真让他在社交场合显得有些单纯。4. 大学生:她的太真使她在职场上有时显得过于天真。5. 成年人:他的太真让他在商业交易中吃了不少亏。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