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抽解

拼音:chōu jiě

注音:ㄔㄡ ㄐㄧㄝ ˇ

繁体:

基本解释

(1).旧时对沿海港口进出口贸易征收的实物税。《宋史·食货志下八》:“ 熙寧 初,立市舶以通物货。旧法抽解有定数,而取之不苛,输税宽其期,而使之待价,怀远之意实寓焉。邇来抽解既多,又迫使之输,致货滞而价减。”《明史·杨言传》:“局官 陆宣 辈支俸踰於常制,内监 陈林 辈抽解及於 芜湖 。凡此,皆时弊之急且大,而足以拂天意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 北宋 时在沿海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征收进出口税,名为抽解,也叫抽分。”
(2).解大小便。《雪堂行和尚拾遗录》:“一日众集, 浩 问曰:‘作什么?’曰:‘入室。’ 浩 曰:‘待我抽解来。’及上厕来,见僧不去,以拄杖赶散。”

基本含义
指通过抽取、提取、概括等方式对事物进行分析、解释、归纳。也可指对文章或材料进行摘要、提炼。
详细解释
抽解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抽意为取出、提取,解意为分析、解释。抽解的含义是通过抽取、提取、概括等方式对事物进行分析、解释、归纳。在学习、研究、写作等过程中,抽解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从而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使用场景
抽解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可以使用。在学习中,可以用来指代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归纳的过程。在写作中,可以用来指代对材料进行摘要、提炼的过程。此外,抽解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强,能够从复杂的信息中抽取出关键点。
故事起源
《汉书·艺文志》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严子陵的学者,他精通经史子集,博学多才。有一天,严子陵到宴会上,主人要求他把一篇文章的要点抽取出来。严子陵当场把文章的要点抽取出来,大家都非常惊讶。后来,人们就用“抽解”来形容这种能够从复杂的信息中抽取关键点的能力。
成语结构
动词+动词
例句
1. 这篇文章太长了,我们需要抽解一下,提取出重点内容。2. 学习的关键是要学会抽解,将知识进行概括和归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抽取”和“解释”这两个词的发音相结合来记忆。抽取的发音“抽”与“抽解”的发音类似,而解释的发音“解”与“解”字相同。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抽解相关的成语,如“概括万象”、“摘要精华”等。这些成语都与抽取、提炼、归纳相关,可以帮助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抽解了我们学过的故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2. 初中生:写作文时,我们需要先抽解素材,再进行组织和表达。3. 高中生:在研究报告中,我们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抽解,提取出关键信息。4. 大学生:在学术论文中,我们需要对已有研究进行抽解,找出研究的空白和问题。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对复杂的数据进行抽解,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决策。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