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衲袍

拼音:nà páo

注音:ㄣㄚˋ ㄆ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1).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侠妇人》:“吾手製衲袍以赠君,君谨服之,惟吾兄长马首所向。”
(2).指缝补过的旧衣。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六:“ 刘先生 者, 河 朔人。年六十餘,居 衡岳 紫盖峰 下,间出 衡山 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径归……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 刘 欣谢而去。”

基本含义
指僧人穿的袈裟,也泛指和尚。
详细解释
衲袍是佛教僧人的标志性服饰,代表着他们的身份和修行。成语“衲袍”用来比喻人的修养和品德。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修养很高、品德很好。
故事起源
成语“衲袍”源自佛教文化,佛教中的僧人穿着衲袍,是他们修行的象征。这个成语借用了衲袍的形象,用来比喻人的修养和品德。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衲袍是主语,表示人的修养和品德;衣着是谓语,表示修行的象征。
例句
1. 他的为人淳朴,为人处世如同衲袍一般,深受大家敬重。2. 她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老师,她的衲袍在学校里是大家的楷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佛教僧人穿着衲袍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想象着佛教僧人的修行和高尚品德。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文化和僧人的修行,了解更多关于衲袍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衲袍上绣着美丽的图案。2. 初中生:他的衲袍穿得整洁干净。3. 高中生:老师的衲袍代表着他的高尚品德。4. 大学生:他的为人宽厚,如同衲袍一般令人敬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