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民气

拼音:mín qì

注音:ㄇㄧㄣˊ ㄑ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民众的精神、气概。《管子·内业》:“是故民气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渊,淖乎如在於海,卒乎如在於己。” 汉 晁错 《言兵事疏》:“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復。” 宋 范成大 《灯市行》:“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儂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见百为废弛,贿赂公行,吏治污而民气鬱,殆将有变。”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现在各地人民一致起来救国,又悲壮,又热烈,足见民气到底还保存在我们这里。”

近义词

民心、人心

英文翻译

1.the people's morale; popular morale

基本含义
指民众的情绪和心情。
详细解释
民气是由“民”和“气”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民”指的是人民、百姓,“气”指的是情绪、心情。民气表示的是人民的情绪和心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民众的心情或情绪状态。
使用场景
民气一词常用于描述社会大众对某个事件、问题或政策的态度和情绪。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民众的愤怒、失望、焦虑、振奋等情绪。在新闻报道、社会评论、政治讨论等场合中,经常会出现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民气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社会,人民的情绪和心情对于社会稳定和治理至关重要。因此,民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个成语的使用也反映了人民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成语结构
民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这个政策引起了民气的不满。2. 这场灾难让整个城市的民气都变得沉重。3. 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民气逐渐恢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民”字与“人民”联系起来,将“气”字与“情绪”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例句和使用场景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社会评论和政治讨论,了解民气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事件中的表现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和心情相关的成语,扩展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老师讲了一堂特别有趣的课,我们班的民气都很高。2. 初中生:考试成绩出来了,同学们的民气都受到了影响。3. 高中生:学校突然取消了放假的计划,学生们的民气都变得低落起来。4. 大学生:校园里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整个学生群体的民气都变得沉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