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拟注

拼音:nǐ zhù

注音:ㄋㄧˇ ㄓ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宋 代官制。应试入选者,由吏部注名于册,经考询后拟定授官,称为拟注。 宋 范仲淹 《奏乞差新转京官人充沿边知县事》:“自来除合差京朝官外,其餘并从銓司拟注,别无选择之法。” 宋 陆游 《傅正议墓志铭》:“有自吏部拟注来代者,始徙 南安县 丞。”《宋史·章衡传》:“判吏部流内銓,尝有员闕,既拟注,而三班院輒用之,反讼吏部。”

基本含义
拟作注解,自己加上注解。
详细解释
拟注是指自己对某事物或某个观点进行注解或加以补充说明。拟注常常用于文学作品或学术论文中,通过加上注解来更好地阐释、解释或补充某个观点或内容。
使用场景
拟注可以用于写作、研究、评论、解读等场景中。例如,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可以使用拟注来对某个概念或理论进行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在写作评论或解读文学作品时,可以使用拟注来对某个情节或角色进行补充解释。
故事起源
拟注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由“拟”和“注”两个词组合而成的。
成语结构
拟注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拟”和名词“注”组成。
例句
1. 他在这篇文章中拟注了许多重要的观点,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2. 这本书在每个章节的末尾都附有作者的拟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拟注”与“加注解”联系起来记忆。想象自己在阅读一本书时,发现作者对某个观点进行了注解,这时你也想要加上自己的注解来更好地理解这个观点,于是你进行了拟注。
延伸学习
拟注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技巧,在学术研究、评论文章、解读文学作品等方面都有应用。学习拟注的技巧可以帮助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本上拟注了很多生词,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课文。2. 初中生:我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会拟注一些自己的观点,来加强文章的论证。3. 高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在课外阅读的时候,要拟注一些重要的观点,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4. 大学生:在写学术论文时,我会拟注一些重要的理论,来加深读者对我的研究内容的理解。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