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网络孟乔森综合征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网络孟乔森综合征 - 概述

网络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 syndrome,孟乔森综合征又叫虚夸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精神疾病,患有该症的患者喜欢装成受伤或者是生病的病人,经常谎话连篇,通过一个虚构的身份故事获得其他人的注意或是重视及同情。通常是成人杜撰或制造孩子的病症,使得儿童受到不必要的医疗,导致心理及生理上的伤害,医师表示此病不容易被发现,通常是透过旁人暗中观察亲子互动,或就医时医护人员仔细留意,才可提高诊断率。

特点表现

1、表现为病人到处求医,千方百计咬住医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通过说谎吹牛,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等手段,编造出许多虚假的症状。注入医院中场和工作人员冲突,稍不如意立即出院,反复辗转于多个医院。 1951年英国精神科医生asher正式将这类综合症成为munchhausen综合症。

2、吹牛说谎向医生提供虚假的急诊住宿和症状, 不惜破坏自己的身躯使人相信, 辗转反复进入多所医院。

3、病人多数为较年轻的女性从事医务工作,并与医院某些人有特殊关系,多数病人有精神创伤,但到处求医甚至伤害自己但目的性不明。

4、该综合症区别于诈病,无明显目的性, 闽希豪生综合症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就是代理munchhausen综合症,通常是成人杜撰或制造孩子的病症,使得儿童受到不必要的医疗,导致心理及生理上的伤。

制造病情

1、这些制造出来的病情乍听之下符合医学常识,但仔细推敲又没有一个疾病可概括描述种种夸张病症,这些父母或照护者通常会鼓励医师替孩子多安排检查或手术,不愿意出院;唯有暗中观察亲子互动、或请同病房其他家属与医疗人员帮忙注意,才可提高这类疾病的诊断率。

2、这一类的父母通常医学知识丰富,或是本身就是医护人员,因此制造的病情往往栩栩如生,乍听符合医学知识的推理,但仔细推敲又没有一个疾病可概括他所描述种种夸张的病症此外他们极端赞美医师。鼓励医生安排检查,对于医疗程序的兴趣大於对孩子病情的关心,不愿意出院。

3、孟乔森综合征患者通过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他们可以骗取无数人的同情,有一个网友伪装患有绝症,参加网络支援小组,任何追踪她的网络更新的人都会发现,整整3年时间里这个虚拟社区陪伴曼迪度过了手术、中风和危险的感染,直到2011年3月有人发现曼迪根本没有生病,杰玛、索菲、皮特和珍妮根本就不存在。曼迪捏造了整个故事。

4、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伪装患病或经历人生磨难,以换取各种支持小组的同情。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支持小组是虚拟的,被欺骗的人是真实的。从肿瘤论坛到厌食症网站,从LiveJournal(博客网站)到M um snet(一个针对母亲的,专门讨论育儿心得和生活问题网站),虚拟社区正在成为一种新型诈骗的受害者,只不过他们被骗取的不是钱财而是时间和感情。欺诈者的谎言换取不到任何东西——— 除了关注。

主要动机

1、这些人行骗动机并非因为有着着病态幽默感,玩笑者期待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并非这种骗局可以获得的,这种欺骗需要几个月的研究调查,编造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还需要一堆的捏造人物来编织一个欺骗网络。心理学家说像曼迪一样的人为欺骗行为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说明,他们的行为是病态的是一种疾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人确实是生病了,只是生的不是他们所称的绝症。

2、MBI提供了一种解释,精神病医生对此研究不多,有一对患上厌食症的母女,她们在重症监护室里向一个网络论坛更新自己的情况,赚取了一片同情,直到有人发现,母女俩总是出现完全相同的拼写错误,揭穿“她们”实际上是一个骗子的杰作。临床精神病学教授《装病》一书作者马克·菲尔德曼说这类人中,很多只是想要寻求在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关注和同情。他们大多是缺乏社交技能的人,因此无法想到用更直接的方式,获得自己要求的东西。

3、虽然很难描绘典型M BI患者的形象,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女性占据大多数。无论是欺诈者和受害者都大多为女性。网络自助论坛通常会吸引更多女性,这可能是一个原因。菲尔德曼说,另一种解释是监狱里已经住满了企图通过更直接、变态的方式满足自己需求的男人,而女性索取关注的方式显然更加迂回。

行为曝光

很多网络支持小组因为骗子的曝光而一蹶不振。这些论坛本该是脆弱的人寻求庇护的地方。原来的信任被恐慌和猜疑取代。如果被怀疑作假的人不肯出面承认,支持小组的人大多会分裂成两派,一派继续支持被怀疑作假的人,另一派则要求将他们永远驱逐。

Mumsnet的庞大规模使得它可以从这样的欺骗中恢复过来,网站创始人贾丝汀·罗伯特斯对于怀疑的欺诈事件采取一种实际的态度。我们的哲学是相信人们的表象,宁愿被欺骗,也不会拒绝向那些真正需要支持和建议的人提供援助。由于多数欺诈者在第一条怀疑的议论出现后迅速消失,因此精神病学家很少有机会能够研究他们的心理,当然他们也无法获得需要的治疗。

MBI是一个新概念,国际精神病学界还来不及发表诊断标准决定它是否应该被判定为一种新的疾病。但是很多伪病症专家对此几乎没有疑虑。从成百上千人那里获取同情,当然比从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人那里骗取同情更令人心满意足。

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真实世界伪装疾病,当骗子们被告知他们真的患有疾病的时候,通常深感失望。很多人似乎宁愿被贴上残酷无情的标签,也不愿被界定为精神病患者。谁是病人,谁是真正的坏蛋,这似乎让人难以分辨。不幸的是那些网上行骗的人,很可能两者皆是。

推荐词语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