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贯侯

拼音:guàn hòu

注音:ㄍㄨㄢˋ ㄏ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中靶。 明 高启 《大驾亲祀方丘选射斋宫奉次御制韵》:“郊射贯侯初復古, 汾 祠获鼎未云奇。”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贯穿始终,一贯如此。
详细解释
贯侯源自《左传·僖公十一年》:“贯之子曰贯侯,曰贯之子曰贯侯。”意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始终如一,没有改变。形容一个人的品德、行为等始终如一,不变动。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一贯如一,没有改变。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十一年》记载了一个叫贯侯的人,他的言行始终如一,没有变化。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贯侯”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贯侯,言行始终如一。2. 她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她的品德一直都是贯侯。
记忆技巧
可以将“贯侯”联想成一个人走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始终如一,没有改变。
延伸学习
1.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言行一致”、“一脉相承”等。2.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成语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贯侯,上课从不迟到,作业从不拖延。2. 初中生:她的友谊是贯侯的,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对朋友真诚和善良。3. 高中生:他在学习上一直是一个贯侯,从不偷懒,每天都认真复习。4. 大学生:他的志向一直是贯侯的,从大一开始就立下了自己的目标,并一直努力追求。这样的学习指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并且举例可以帮助学生将成语运用到实际场景中去。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