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流通股本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 liu tong gu ben

在以往的指数计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权利进行场内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这样无论是公司发起人、国有股还是战略投资者的股份,一旦获得流通权,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但是最新公布的沪深300 指数编制方案中对自由流通股作出了定义:自由流通比例是指公司总股本中剔除以下基本不流通的股份后的股本比例: ①公司创建者、家族和高级管理者长期持有的股份; ②国有股;③战略投资者持股;④冻结股份;⑤受限的员工持股;⑥交叉持股等。

根据上述定义,国有股、发起人股等许多股份即使在获得流通权以后仍然不计入指数,这样在股改基本完成和新股发行全流通的背景下,这一规定对未来的指数计算将产生重大影响。

详细解释


 相关企业的流通股本

例如对宝钢股份(600019),在2008 年8 月19 日以后,目前宝钢集团持有的137.2 亿股股份(目前宝钢股份的流通股份为47.3 亿股)将全部可以上市流通,按照原来的计算方法,这部分股份将计入指数,但按照最新的自由流通股定义,这部分股份将不计入指数。再如中国银行(601988)在上市三年后,目前中央汇金持有的1713.25 亿股股份(目前中国银行的流通股份为43.31 亿股)将全部可以上市流通,按照原来的计算方法,这部分股份将计入指数,但按照最新的自由流通股定义,这部分股份将不计入指数。很显然,对于流通股的不同定义,在许多原来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相继可以上市的情况下,对其在指数中的权重的影响极大[1]。

按照原有的处理方法,成份股控股股东的股份限售期到期后,其权重会有较大变化,而超级大盘股的控股股东的股份限售期到期后,其对指数的影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新的自由流通股定义将减小这种变化。

问题在于如果有权流通的国有股、创始人股在市场上抛售时是否对成份股的权重进行修正等没有明确的说法。此外指数编制方案对于交叉持股没有给出明确定义(按一般理解,是指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持股),因此很可能意味着今后中证指数公司对于部分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基本含义
指公司已发行的股票中,可以自由买卖、流通的部分。
详细解释
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发行的股票中,除了法定限制外,可以自由买卖、流通的股份。流通股本是公司股票市场交易的主要对象,也是投资者进行股票买卖的基础。
使用场景
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可以根据流通股本的变化情况,分析公司的市值、股价走势等,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故事起源
流通股本是一个经济术语,起源于中国的股票市场。
成语结构
流通股本的结构是“流通”+“股本”,其中“流通”表示自由买卖、流通,“股本”表示公司发行的股票。
例句
1. 这家公司的流通股本比较少,股价容易受到大股东操作的影响。2. 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公司的流通股本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记忆技巧
可以把“流通股本”记忆为“公司股票的自由流通部分”,并结合股票市场的相关知识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股票市场、股票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公司的财务报表、市值计算方法等相关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家公司的流通股本越多,股票价格就越高。2. 初中生: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的流通股本变化,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3. 高中生:流通股本是衡量公司市值的重要指标之一。4. 大学生:了解公司的流通股本情况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股票的潜在风险和收益。5. 成年人:投资者应该根据公司的流通股本、市盈率等指标来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