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踏逐

拼音:tà zhú

注音:ㄊㄚˋ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寻访;觅求。 明 高明 《琵琶记·伯喈思家》:“[生]你与我出街坊上寻个便当人,待我寄一封书家去则个。[末]男女专当小心踏逐。”《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湖北 、 京西 置制使 吴拱 ,言西北来归之人甚众,望权令踏逐寺观安泊,分给官田,贷之牛种,权免租税,从之。”
(2). 宋 元 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名目。由大臣访问人材,荐请朝廷辟召。 宋 苏轼 《与鲜于子骏》之三:“故人 刘格 ,字 道纯 ……公若可以踏逐辟召,幸先之。”《宋史·选举志六》:“且选才荐能而谓之踏逐,非雅名也。况委人以权而不容举其所知,岂为通术?”《元史·选举志四》:“太史院令史,部议:如省部发去人员,从七品内迁除,自行踏逐者,降等叙用。”

基本含义
踏着敌人的尸体前进。比喻经过残酷斗争,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详细解释
踏逐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它用“踏”和“逐”两个动词组合而成。踏表示踩踏,逐表示追赶。踏逐的含义是指战胜敌人后,踏着敌人的尸体继续前进,取得胜利。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战胜敌人的决心和毫不留情的态度。
使用场景
踏逐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的情境。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团队在竞争中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最终战胜对手,取得成功。同时,踏逐也可以用于形容社会上一些重大事件的发展过程,比如国家的发展壮大、科技的进步等。
故事起源
踏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传说战国时期,楚国的将领项羽在与秦国的战争中,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句话表达了项羽的决心,意思是他要取得胜利,踏着敌人的尸体继续前进。后来,人们就将这句话中的“踏逐”作为成语,用来形容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的意义。
成语结构
踏逐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踏”是动词,表示踩踏;“逐”也是动词,表示追赶。两个动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成语,表达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的含义。
例句
1. 他们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踏逐了竞争对手,夺得了冠军。2.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要以踏逐的决心和毅力,战胜一切困难。
记忆技巧
记忆踏逐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可以想象自己站在战场上,踩踏敌人的尸体,坚决地向前迈进,取得胜利的场景。通过形象的联想,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踏逐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以及其他与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相关的成语和故事。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踏逐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在比赛中努力踏逐对手,最终获得了第一名。2. 小学生:小红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要勇敢地踏逐困难,不断进步。3. 初中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不懈,踏逐自己的懒惰和拖延。4.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以踏逐的决心,攻克各种难题,取得好成绩。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