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舌蹇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舌蹇舌蹇(jiǎn剪),证名。又名舌涩。系指舌体转动不灵语言蹇涩之病证。多因脾胃积热,津液灼伤所致。症见舌体卷缩,转动不灵,语言不清。治宜清热生津,方用导赤散加减。或升麻葛根汤加减。若因中风、痰阻心窍者,宜豁痰开窍,用温胆汤加减。
基本含义
指说话有困难,口齿不清。
详细解释
舌蹇是由“舌”和“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舌指的是舌头,蹇指的是跛脚、行走困难。舌蹇形容说话时口齿不清,说话有困难。
使用场景
舌蹇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时口齿不清,或者说话有困难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有口吃、口齿不清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因为紧张或生病而导致说话困难的情况。
故事起源
舌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齐国的宣公因为说话时口齿不清,被人嘲笑为“舌蹇”。宣公非常生气,决定修炼自己的口才。他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克服了舌蹇,成为了一位口齿清晰、能言善辩的演说家。
成语结构
舌蹇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例句
1. 他因为舌蹇的原因,无法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2. 小明因为紧张而舌蹇,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舌蹇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走路跛脚,同时说话时口齿不清,这样就能够将舌蹇的意思和形象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口才、演讲相关的成语,如“口若悬河”、“辞章如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舌蹇,无法清楚地朗读课文。2. 初中生:我有一位同学说话时舌蹇,但他仍然勇敢地参加了演讲比赛。3. 高中生:舌蹇并不是一个人的缺点,只要努力修炼,就能克服这个问题。4. 大学生:在公众场合,有时候会因为紧张而出现舌蹇的情况,这时候要保持冷静,慢慢地说出自己的意思。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