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畏栗

拼音:wèi lì

注音:ㄨㄟˋ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畏惧战栗。《后汉书·左雄传》:“ 济阴 太守 胡广 等十餘人皆坐谬举免黜……自是牧守畏慄,莫敢轻举。”

基本含义
畏惧、恐惧。
详细解释
畏栗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情境感到非常害怕、恐惧。它表达了人们面对强大、不可抗拒的力量时的心理状态。
使用场景
畏栗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挑战或恐怖的情况时的心理反应。它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写作等领域,也可以用于日常口语交流中。
故事起源
畏栗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原文是“畏朝士之腓腆,匿怨而不发,畏天命之脆弱,故不敢决也。”意思是害怕朝廷官员的傲慢自大,隐藏怨恨而不表露,也害怕天命的脆弱,所以不敢轻易决断。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表示害怕、恐惧的意思。
成语结构
畏栗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听到那声巨响后,整个人都畏栗不已。2. 面对未知的挑战,我感到了一丝畏栗。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畏栗”与“畏惧”这两个词进行联想来记忆。同时,可以将其与自己经历过的害怕、恐惧的情境联系起来,加强记忆效果。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诗歌、故事等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畏栗”这个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看恐怖电影的时候感到了畏栗。2. 初中生:面对考试,我感到了一丝畏栗,但我还是努力准备了。3. 高中生:听到老师说要进行大型演讲比赛,我心中不禁畏栗起来。4. 大学生: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时常感到一种畏栗的情绪,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畏栗”这个词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