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九龄

拼音:jiǔ líng

注音:ㄐㄧㄨˇ ㄌ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1).九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晋 陶潜 《责子》诗:“ 通 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
(2).指九十岁。语本《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 谓 武王 曰:‘女何梦矣?’ 武王 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 曰:‘女以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 文王 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 文王 九十七乃终, 武王 九十三而终。” 郑玄 注:“九龄,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为长寿。 唐 殷寅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诗:“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宋 范成大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如何千万寿,不待九龄终。”《扫迷帚》第二回:“在 文王 之告 武王 曰,梦帝锡九龄,不赐 管 蔡 ,是也。”

基本含义
形容年老的人。
详细解释
九龄是一个古代的形容词,指的是人的年龄达到九十岁以上,非常年老。九龄的含义源自中国传统对人的寿命的认知,认为人的寿命分为九龄,每龄十岁,九龄即九十岁以上。使用九龄来形容人的年老,强调了其年纪之大。
使用场景
九龄一词常用于赞颂年长者的智慧和经验,也用来形容年长者的尊贵和威严。可以用于赞美长寿的老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有睿智和见识的长者。
故事起源
九龄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其中有一句“九龄之人,无得而见之矣”,意为九龄的人已经很少见到了。这句诗表达了对于九龄的人的尊敬和稀少性。后来,九龄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年老的人。
成语结构
九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九”和“龄”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老张已经九龄了,但他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身体和活力。2. 这位九龄的老人是我们村里最有智慧和经验的长者。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九龄的含义是指九十岁以上的年龄,九字和九十的发音相似,龄字则表示年龄,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九龄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九龄相关的成语,如九老、九旬等,了解更多与年龄和长寿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我奶奶能够健康长寿,成为九龄的人。2. 初中生:九龄的长者们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我们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3. 高中生:九龄的老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尊重和关爱他们。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