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监本

拼音:jiàn běn

注音:ㄐㄧㄢˋ ㄅ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监本 jiànběn
[books of the Imperial College] 各个朝代的国子监所刻印的书

详细解释

国子监刻印的书本。 五代 后唐 宰相 冯道 命判国子监事 田敏 等校定九经,刻版印售。其后历代国子监都刻印图书,以经史为主。 明 代南北两京国子监分别刻书,故又有南监本、北监本之别。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清 顾炎武 《<仪礼>郑注句读序》:“若乃据石经刊监本,復立之学官,以习士子。” 王国维 《观堂集林·宋刊本<尔雅疏>跋》:“盖南渡初监中不自刊板,悉令 临安府 及他州郡刻之,而以其板入监,此即 南宋 监本也。” 王绍曾 《记张元济先生》:“南、北监本多出 宋 元 旧椠, 汲古阁 本也多以 宋 版精本考校。”

基本含义
监视并修正书本内容
详细解释
监本是指对书籍进行监视,发现其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并进行修正。它强调了对书本内容的严格监督和纠正,以确保书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用场景
监本常用于描述对书籍、文件或资料进行仔细检查和修改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编辑、校对、审批等工作中的严谨和细致,也可以用来指责某些人对书本内容的不负责任或故意篡改。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书籍的出版和传播非常重要,因此对书本内容的监督和修正也成为必要的工作。监本一词便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监本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监”意为监视,第二个字“本”意为书本。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表示对书本内容进行监视和修正的成语。
例句
1. 编辑在出版前要对书籍进行监本,以确保文字的准确性。2. 这本教材经过多次监本,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监本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监视员正在仔细检查一本书的内容,并用红笔进行修正,以确保书本的准确性。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书籍的出版和传播方式,以及古代文化对书籍内容的重视程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像监本一样仔细检查每一个错别字。2. 初中生:我喜欢做编辑工作,因为可以通过监本来提高书本的质量。3. 高中生:这本教材经过多次监本,确保了知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4. 大学生:在写论文之前,我会对相关文献进行监本,以确保引用的资料准确无误。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