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染丝

拼音:rǎn sī

注音:ㄖㄢˇ ㄙㄧ

繁体:

基本解释

将丝染色。喻受人薰陶感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斲梓染丝,功在初化。器定綵成,难可翻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翟 悲於染丝,是之谓矣。”

基本含义
染上恶习或坏事。
详细解释
染丝是指染上了丝绸的颜色,比喻染上了恶习或坏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不慎陷入不良行为或恶劣环境中的情况。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由于接触不良环境或人物而染上坏习惯或走上错误的道路。
故事起源
染丝的故事源于古代的染织行业。在古代,染丝是一项重要的手工艺,染丝工匠需要将丝绸浸泡在染料中,使其染上所需的颜色。染丝的过程需要技巧和经验,一旦染色不均匀或染色失误,就会影响整个丝绸的质量。因此,染丝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比喻,用来形容人们不慎染上恶习或陷入不良环境。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动词“染”和名词“丝”构成。
例句
1. 他年轻时和一些不良朋友交往,不久后就染丝了。2. 小明原本是个优秀的学生,可惜染丝之后成绩一落千丈。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染丝的过程,想象自己染丝时不小心将染料染到了身上,意外地染上了恶习。可以通过这种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1. 染丝是一个负面的成语,可以与正面的成语对比使用,如“德高望重”、“品学兼优”等。2. 可以学习其他与成语“染丝”意义相近的成语,如“沾沾自喜”、“沾花惹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和坏孩子一起玩,怕染丝。2. 初中生:染丝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我们要远离不良影响。3. 高中生:染丝之后,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变得堕落不堪。4. 大学生: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避免染丝,保持良好的品行和道德观念。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