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应役

拼音:yìng yì

注音:ㄧㄥˋ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受征召服劳役。《元典章·兵部三·蹉打船只》:“各处提调官送少壮人丁应役,毋令老幼不堪之人充应。”《清史稿·礼亲王代善传》:“ 太宗 以祀事后至,言 界凡 方筑城,民应役,宜急卫之。”

基本含义
应当服从征召,履行军役或公务。
详细解释
应役是指在古代,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应征入伍服兵役或履行公务。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体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个人履行公民义务、服从国家安排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敢面对困难。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军事制度。在古代中国,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服兵役,为国家出力。所以“应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词语,代表了个体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成语结构
成语“应役”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主动应役,为国家做出贡献。2. 面对国家的召唤,他毫不犹豫地应役入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应役”:1. 关联历史:想象古代男子为国家出力,勇敢应役的场景。2. 创造联想:将“应役”与个人责任和国家奉献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和公民责任,深入理解“应役”成语的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勇敢应役,保卫祖国。2. 初中生:我们应该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履行公民应役。3. 高中生:面对国家的召唤,我们应该志愿应役,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主动应役,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