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转圜

拼音:zhuǎn huán

注音:ㄓㄨㄢˇ ㄏ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挽回。《明史·黄道周传》:“且陛下岂有积恨 道周 ,万一圣意转圜,而臣已论定,悔之何及。”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北新以文字获大咎,颇多损失,但日来似大有转圜之望。”
(2).调停,斡旋。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 义律 遂託 澳门 西人,代为转圜,愿将躉船奸商,尽遣回国。” 钱锺书 《围城》四:“我讲得对不对?这时候要有个第三者,出来转圜。” 徐迟 《牡丹》:“当场有一个善于转圜的水电公司总经理出来打圆场,几句笑话转换了话题。”
(1).转动圆形器物。常用以代指便易迅速之事。《汉书·梅福传》:“昔 高祖 纳善若不及,从諫若转圜。”《晋书·刘毅诸葛长民等传论》:“建大功若转圜,翦羣兇如拉朽。” 宋 司马光 《又和并寄杨乐道》:“圣主乐忠諫,曲从如转圜。”
(2).借指顺易。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下多折槛之陈,上有转圜之听。”

近义词

补救、调停、解救、抢救、拯救、挽回、挽救、排解、调解、调处、斡旋

英文翻译

1.(挽回) save (a situation)

基本含义
转圜意为改变态度或处理问题时变得灵活、圆滑。
详细解释
转圜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转”和“圜”两个字组成。转指改变,圜指圆滑。转圜的意思是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方法,使其更加圆滑、灵活。
使用场景
转圜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在处理问题时灵活变通,善于转变策略。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当你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方法来解决问题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你的灵活性和智慧。
故事起源
转圜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相传,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邹忌的人,他是一个聪明而机智的人。有一次,齐国的君主想要对邹忌进行考验,便让他骑着一匹瘦弱的马去见他。邹忌知道君主的用意后,他改变了策略,用一匹肥壮的马代替了原来的瘦马。当他骑着这匹肥马去见君主时,君主大为惊讶,对邹忌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从此以后,人们用“转圜”来形容改变态度或方法的智慧。
成语结构
转圜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在面对困难时总能够转圜应对。2. 她善于转圜,总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记忆技巧
要记住转圜这个成语,可以将“转”字与“圆”字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不断转变自己的态度,就像一个圆圈一样灵活变通。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转圜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例如“转变”、“圆滑”等。了解更多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提高中文表达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但他转圜思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2. 初中生:她在班级中遇到了人际关系的问题,但她能够转圜处理,与同学们和睦相处。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他能够转圜应对,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状态。4. 大学生:在面试中,他能够转圜应对各种问题,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