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拟物

拼音:nǐ wù

注音:ㄋㄧˇ 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修辞方式之一。把人拟作物或把甲物拟作乙物。

基本含义
用语言、行为或艺术手法模仿物象,以达到描绘、表达或形容的目的。
详细解释
拟物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模仿物象的特征、动作或声音来描绘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拟物可以用于文学作品、口头表达以及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
使用场景
拟物常用于描述自然界的事物,例如动物的叫声、风的呼啸声等。同时,拟物也可以用于描绘人物的动作、行为或情感,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感。
故事起源
拟物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起源于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拟物常常被用来描写自然景物,如《红楼梦》中描写花开花落的场景,以及《诗经》中描写鸟鸣声、风声等。
成语结构
拟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的文章中常常使用拟物来描绘自然景物,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 这首诗用了很多拟物的手法,使诗中的景物更加生动有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拟物这个词语,例如将“拟”字联想为“模仿”,将“物”字联想为“事物”,形成“模仿事物”的意思。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修辞手法的知识,如比喻、夸张等,可以帮助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作文中用了拟物的手法,形容花开的样子,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2. 初中生: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拟物的方法,将雨滴形容成了跳动的音符,非常生动有趣。3. 高中生:这首诗中的拟物手法非常巧妙,通过描写风的呼啸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矛盾情感。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