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定倾扶危是指在危急时刻,决定正义和扶助危难之人。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应当站在正义的一方,并伸出援手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使用场景
定倾扶危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勇于站出来帮助他人,维护正义的行为。可以用于赞扬那些勇敢正直、乐于助人的人。
故事起源
定倾扶危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曾经经历了一次危险的事件。有一天,齐桓公在狩猎时迷路了,被困在一个深山之中无法脱身。正当他十分困惑时,一位名叫管仲的贤臣看到了齐桓公的困境,毫不犹豫地冲了出来,帮助他找到了回去的路。齐桓公深受感动,对管仲说:“你的忠诚和勇敢让我深感敬佩,你定倾扶危的行为将被永远铭记。”于是,定倾扶危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成语结构
定倾扶危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定”表示确定、决定,“倾”表示倾斜、倒下,“扶”表示扶持、扶助,“危”表示危险、困境。
例句
1. 他在别人遇到危险时总是定倾扶危,是个非常勇敢正直的人。2.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都能够定倾扶危,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定倾扶危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倾斜的山坡上,然后用力将山坡扶正,帮助那些处于危险中的人。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意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义薄云天”、“披荆斩棘”等,来拓展对于正义和勇敢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看到小红被欺负,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定倾扶危,保护了小红。2. 初中生:在地震发生时,许多人都定倾扶危,互相帮助,共同度过了困难时刻。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时刻保持定倾扶危的精神,关心关爱同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