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孤吟

拼音:gū yín

注音:ㄍㄨ 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独自吟咏。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孤吟屡闋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唐 郑巢 《泊灵溪馆》诗:“孤吟疏雨絶,荒馆乱峯前。” 宋 杨万里 《夜雨》诗:“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儕。”

基本含义
独自吟咏,形容孤独寂寞。
详细解释
孤吟是指独自一人吟咏诗词或歌曲,没有人陪伴,感到孤独寂寞。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寂静的环境中,用心思考、吟咏或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没有人能够理解或分享他的思想和情感。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孤独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考问题。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吟咏诗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独自思考解决办法。
故事起源
孤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的文学作品《文选》中。故事中,一个名叫王羲之的书法家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独自坐在书房中吟咏诗词。他的朋友们都在外面聚会,而他因为工作繁忙而不能参加。他感到孤独寂寞,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爱好和热情,仍然坚持独自吟咏。这个故事表达了一个人在孤独中坚持自己的爱好和追求的精神。
成语结构
孤吟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孤”和“吟”两个字组成。其中,“孤”表示独自、孤独,“吟”表示吟咏、吟唱。
例句
1. 在一个雨夜,她孤吟着诗句,表达着内心的孤独和无奈。2. 他独自一人坐在山顶,孤吟山谷,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孤吟这个成语:1. 关联联想:将“孤吟”联想成一个人独自坐在山顶吟咏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2. 创造故事
可以编写一个小故事,讲述一个人在孤独的环境中吟咏诗词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孤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和意义。
延伸学习
如果对孤吟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诗词创作、独处和思考等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独步天下”、“独自一人”、“寂寞无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寒假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在家里孤吟儿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2. 初中生:每当我心情低落时,我会一个人到山上散步,孤吟诗句,来释放自己的情绪。3. 高中生:考试前夕,我独自一人在图书馆里孤吟诗词,以此来放松自己的心情和准备考试。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